归途中。
“公子,难道真要割让平陶、大陵、梗阳三座城池给秦国?”
范增想起了赵嘉开给秦国的条件,就感觉心惊肉跳,有些忧虑的问道。
没有了平陶、大陵、梗阳这三座屏障,太原郡就无险可守,秦国随时可以出兵抢夺。
况且,如今的秦国已经足够强盛,假如赵国再攻下三十座城池,而后分给秦国十五座,那么秦国将会越来越强。
出卖盟友,削弱魏国而壮大秦国,对如今的赵国而言,也根本没有任何益处。
范增不相信,以赵嘉的眼光会看不到这点。
“若不如此,又能怎样?”
赵嘉转头盯着范增,目光深邃如海,脸上无喜无悲。
眼看范增脸色越来越难看,赵嘉忽然轻声说道:“先生难道忘了公子无忌吗?”
范增闻言,不由有些发愣。
公子无忌贤名传遍列国,只要做书一封,天下诸侯莫敢不从。
若魏无忌尚在魏国为官,纵然秦国强盛无比,也断不敢逼迫魏国过甚。
“公子难道是想?”
范增猛然惊醒,说到这里忽然闭住嘴巴,再也不敢多言。
赵嘉没有答话,目光却是投向了远方,脑海中不由回忆起了历史上发生的事情。
他隐约记得,历史上赵、魏伐燕,结果燕国向秦国求援,秦国以蒙骜为主帅,连下赵国三十七座城池,将整个太原郡从赵国版图上抹除。
随后,蒙骜更是挥兵拿下伐魏,内部空虚的魏国根本挡住不蒙骜兵锋,几乎有亡国之祸。
魏王惶恐不安,终于想起了客居赵国的公子无忌,派人请求魏无忌回国抵御秦军。
魏无忌却因为当年窃符救赵之事,遭受魏王猜忌,担心回国以后处境不好,甚至不见魏国使者。
毛公、薛公两人听到消息,前去面见魏无忌,劝道:“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
魏无忌闻言当即色变,急忙回国救魏。
魏王见到公子无忌,哭着授予魏无忌上将军印绶,魏无忌执掌帅印,当即派遣使者遍告诸侯,请求诸侯发兵救魏。
诸侯闻公子无忌掌兵,除了齐国以外,各遣兵将救魏,结果击败蒙骜,大破秦军于河内,而后率兵追至函谷关,秦军不敢出关迎战。
这场合纵,目的是为了救魏,结果还打到了函谷关。
虽然诸侯最后撤兵,未能真正占据秦国领地,此次合纵目的却已经达成。
只不过,赵嘉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自然不准备仅仅以救魏为目的,而是想要趁此良机真正重创秦国,为赵国中兴争取到足够时间。
赵嘉如今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布局,想要催化历史上的那场合纵。
就连历史上没有参战的齐国,赵嘉也准备将其拉上,共同伐秦。
却说赵王被吕不韦说动,令蒙骜转而伐魏,又派遣使者进入赵国,准备商议两国接下来的合作。
莫说此时魏国大军远征燕国,国内无比空虚。
就算伐燕魏军都在国内,魏国也不可能挡住二十万秦国锐士。
蒙骜统兵连下二十八座魏国城池,几乎将大梁以南城池尽皆纳入囊中。
秦国如此摧枯拉朽的战争,让天下各国为之震动。
若是任由秦国继续攻打魏国,魏国可能就会成为第一个被灭国的诸侯国。
魏王惶恐不安,遣人请公子无忌回国抗秦,魏无忌如同历史上那般,在毛公、薛公的劝谏下,返回魏国担任上将军职位。
魏无忌返回魏国以后,果真派遣使者向诸侯国求援。
至于赵国,早在蒙骜领兵攻入魏国之际,就已经驱逐秦国使者,并且放任魏国伐燕大军返回国。
秦国得知赵国毁诺,又气又恨,奈何覆水难收,哪怕强如秦国,也很难开启两线大规模战争。
秦国上下,也不可能放弃已经占领的魏国领土,转而去攻打背信弃义的赵国。
燕国国都蓟。
城外,大军密密麻麻,燕王站在城头上,脸色有些苍白。
自从燕王听信栗腹之言,以举国之力攻赵以后,燕国就开始越来越惨。
先是燕国被赵国大败,接着廉颇领兵围困燕国都城,迫使燕国出让许多利益,才使得赵国退兵。
那场战争还没过去多久,燕国尚且没有恢复元气,赵、魏两国就举兵来犯。
燕国本以为,秦国出兵攻打魏国迫使魏国撤兵以后,作为辅助方的赵国,也会跟着撤兵。
却没想到,之后的赵国变本加厉,从国内征调了跟多军队伐燕。
不仅如此,赵国不知为何,居然说动了齐国一同出兵伐燕,两国联军短时间内,居然就打到了燕国都城。
不足三年时间,被其他国家军队两次打到都城,这种耻辱与危机感,几乎压得燕王喘不过气。
且这次,赵、齐两国联军数量高达三十万,哪怕全胜时期的燕国,抵挡起来都比较艰难,更不用说是现在的燕国了。
稍有不慎,燕国都有亡国之祸。
城墙外,身着戎装的赵嘉与一员齐将并肩而立,那位齐将虽身穿甲胄,身上却散发出儒雅气质。
“公子为何会大费周章助我上位?”
周子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眼神有些复杂。
周子本来乃是齐国谋臣,胸中有韬略,奈何并不受齐王器重。
只是不久前,齐国国内忽然流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