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黯淡的中世纪>第三十六章 玉门关

三皇子夜访归去之后,希什曼这一路上就再也没有见过三皇子了。

大漠之上,只剩黄沙戈壁。

经过数日的长途跋涉,商队们跟着红巾营一起,终于抵达了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希什曼看着这一座屹立于西域的雄关,那高达十几米的城墙,比起自己在后世看到的残垣断壁,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作为中原在西方的门户,玉门关所在的位置,向来是历朝历代的战略要地。

中原王朝与西域及中亚各国的交流,全部指望着这一条从汉代就流传下来的丝绸之路。

希什曼仰头看着这一座有着极强东方韵味的雄关,心想在如此一个东西商路的要冲,建立起了这样一座难以想象的坚城,只需囤一两千人在此,足以一夫当关,将百万大军挡于塞外,不得踏入中原一步。

在这个太阳消失的世界里,希什曼本以为欧洲动乱的背景下,东方也免不了遭遇一场浩劫。

在东方的浩劫确实是有的,但远没有希什曼想象中的那么严重。

而且在这场浩劫之后,于废墟之上建立起来的新朝大魏,居然依旧延续下来了如此璀璨的文明。

不说那些能征善战的宿卫营黑甲铁骑,就面前这一座闻名历史的玉门关,就比希什曼记忆中的复原图规模要大上数倍不止。

想必这大魏国也知道玉门关这处地方的重要,几经修缮扩建,才有了今天这样一个巨大的规模。

北边是哈密、乌鲁木齐,南边的青藏高原上的吐蕃诸部,西边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是且末、于阗。

而东边,就是酒泉和张掖,再往东一步,就是大魏国的武威郡,再往东,就是河套平原上是朔方郡。

四通八达,可攻可守,大魏将镇西军屯了十数万在这个地方,就是为了看住这扇帝国的西大门。

萧关这些年来将玉门关看得非常仔细,无论是吐蕃诸部,还是北边的草原蛮子,都没有从这这玉门关通过任何一个人。

但右贤王勾结于阗,将西域商路把持着,玉门关也已经很久都没有迎接过来自西方的商队了。

“好了!”

“到了!”

“我们到了!”

商人们激动地大叫着。

有人甚至跪在了地上,亲吻着脚下的黄沙。

“玉门关,玉门关。”

希什曼看着这座巍然耸立的雄关,虽然表情平静,但内心却恰恰相反。

实际上希什曼比任何一个人都更加激动,但他还没来得及激动,就从这座雄关上发现了更多的信息。

希什曼看到了,在那十数米高的城墙上,有着一个个非常有东方特色的城垛,而在那城垛之后,有着一门门骇人的火炮,正用它那黑洞洞的炮口,俯视着面前这一片漆黑的戈壁。

果然,东方也已经将火炮投入了使用。

希什曼虽然没有看到那那些城墙上的火炮是何模样,但想到那个大魏国神秘的开国皇帝,只要那个家伙不像自己这样是个物理方面的白痴,那火炮就不应该比康斯坦察的差。

希什曼还在思考之中,城楼上传来一阵厚重的号角声。

只见得那玉门关宽厚的城门,在一阵令人牙酸的声音下,为城外归来的红巾营,以及远道而来的商人们敞开了怀抱。

一彪人马从城内迎出,希什曼见那为首的一人,一眼就认出了他。

正是带着宿卫营奔袭右帐王庭的,大魏国镇西将军萧关。

这个萧关果然是一员猛将,带着宿卫营两千多人就攻破了右帐王庭,俘虏辎重无数的情况下,还能比红巾营先回到玉门关,光是这一份组织力,希什曼就已经自叹不如。

如果让自己带着康斯坦察随便哪一营去干这种事情,是绝对不可能做到萧关这么完美的。

希什曼知道自己的战术水平其实并不怎么样,更多的是依靠自己手下的高级军官团来组织日常事务的。

而萧关的手下,明显是没有那么一群参谋一样的角色的。

萧关身着明光铠,带着一队宿卫营骑兵到了红巾营的面前,跳下马来作了一揖道:“末将镇西将军萧关,参见三殿下、黄公公。”

右帐王庭新破,萧关的手下不知道沾着多少的鲜血,但此时他站在这里,竟然没有一点肃杀的感觉,反而让人觉得内敛亲切。

希什曼想起之前三皇子跟自己说的话,想通了难怪萧关当年于大魏天子有救命之恩,那皇帝老儿却像不念旧情一样,把萧关丢到了最为辛苦、只需守成的镇西军来。

不是因为天子薄情寡义,而是因为这是萧关最适合干的就是这个活。

萧关就是一柄无锋的重剑,使用起来极为困难,平时只要放在那里就好了。

但如果谁敢小觑了这柄重剑,就会被萧关突然出手,给砸成一堆烂泥。

右贤王就是最好的例子。

“萧将军,今日怎生如此客气。”

三皇子也勉强当自己是凯旋而归,换上了自己那一身威风的黑甲,已然变成了一个威武的少年将军。

她看着恭谨的萧关,觉得有些奇怪。

除了这次自己不慎被右贤王俘虏,萧关可一直就只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下属来对待的。

至少在表面上,萧关从来没有把三皇子当成一个娇贵的殿下的,今日突然对自己行礼,三皇子反倒觉得有些不自在。

“回禀三殿下。”

萧关一丝不苟地答道:“陛下诏书已至


状态提示:第三十六章 玉门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