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某人就觉得杨广对付高句骊的时候,要是能稍微谨慎一些,就该持续性的小范围的多次的对高句骊进行袭击。
高句骊就算有六十万军队数百万人口,规模庞大,但是终究没有中原那么庞大的体量。
坐拥体量的庞大,就算拼时间,高句骊也不可能超越中原。
从隋文帝时期,就该不间断的对高句骊进行小规模渗透袭击,不断地袭杀他们的人口,劫掠他们的粮草,骚扰他们的边境,让他们无一日可以安生。
反击?
可以啊。
就让他们进攻,隋军不要出击,就直接固守关隘反击。
防守方总是比进攻方更占优势,以当时东北的交通条件,无论哪一方大规模发起进攻,都要承担相当巨大的财政负担。
高句骊的体量不如隋帝国,就让它进攻,让它大规模反击,隋军只要坚守就好,拒不出击。
高句骊能撑多久?
能打多长时间?
就算双方互相袭击互相玩小规模袭扰战术,隋帝国也占优势,因为即使华北地区无法安心生产,其余广大地区还是可以安心生产的。
高句骊则不然,就那么大的地方,隋军的袭击稍微覆盖面大一点,就能让他们的生产遭遇较为严重的影响。
三五年看不到成果,十年呢?
古代很多战争都不是一战定胜负的,而是通过多个战场持续性小规模的获胜,以量变积累到质变,从而真正确立胜局。
不要看不起小胜,不要看不起小规模的游击战,哪怕一次游击战只能杀死三五个敌人,一百次就能杀死三五百,一千次就能杀死三五千,一万次就能杀死三五万。
对付鲜卑也是如此,虽然郭魏帝国占据了优势,想要一口气击溃他们也是很难做到的。
张飞镇守北疆之后不断的活跃给郭鹏以启发。
所以他解放张飞的束缚,让张飞不断的带兵在边境闹事,袭击鲜卑,不断给鲜卑人放血。
张飞数年如一日的放血行动很有效果,使得鲜卑人在郭鹏进行统一战争无暇北顾的时候也不能发展壮大。
等到郭鹏统一全国,甚至打败了公孙氏和重返西域之后,鲜卑人都无法南下确立对魏帝国的战略优势。
眼下,魏帝国已经完全做好了开干的准备。
放血放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敌人已经虚弱到了一定程度,而己方的准备也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抄起家伙上去决战了。
持续性的放血虽然很有必要,但是只放血不抄刀子上去捅下最后一刀也不行。
现在已经是最后的收获季节了,是长达六七年的准备之后,最后的收获季节。
为了贯彻郭鹏的大战略,郭嘉也从首阳山讲武堂内回到了参谋台,与戏忠一起主持了一场一百多名参谋官一起参加的联席大会,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
对魏军如何分兵合击,如何包围且歼灭鲜卑有生力量,如何不给鲜卑北逃或者西逃的机会之类的。
他们拿出了当年汉武帝发动漠北决战的战略旧例以为佐证,论证他们的战略方向是如何的正确。
说当年汉武帝是如何三路合击匈奴,打赢漠北决战的。
而当年汉军对于草原道路上还有些不熟的地方,但是现在,魏人通过长期行商,已经基本上摸清楚了草原上的道路,以及如何抵达目的地,绝对不会出现当年那种迷路失期的情况。
进军路线是可以确定的,是不会出现错漏的。
就目前的情报来看,漠北鲜卑已然分为两部势力,一部属于扶罗韩,一部属于素利。
他们都是当年郭鹏北伐弹汗山鲜卑王庭之战的幸存者。
那场大战郭鹏干掉了鲜卑主要的领袖柯比能和步度根等人,消灭了不少鲜卑的领导人,重创了漠南鲜卑。
但是因为郭鹏没有想着过于扩大战果,也不具备扩大战果的实力和储备,所以才给了他们及时北逃的机会。
所以当时郭鹏也很无奈,没办法继续征伐。
扶罗韩和素利各自掌握着漠北鲜卑的势力,两人旗鼓相当,彼此之间很不和平,经常有争斗。
原先逃到漠北去的鲜卑部落有很多,扶罗韩和素利依靠本身的优势不断的兼并他们,扩张自己,到最后就剩下彼此双方还在对峙。
因为魏帝国的强势,他们不敢南下劫掠,于是只能互相攻伐,夺取对方的生存物资给自己用。
但是因为旗鼓相当,谁也奈何不了谁,互相争斗之中,也能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
根据情报显示,扶罗韩掌握控弦骑士五万余众,素利掌握控弦骑士四万余众,本身势力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历年来互相征伐相互吞并所得。
所以现在的鲜卑人口数量约在五十万左右。
不会更多,更多了也养不活,总会被双方的战争所消耗掉。
对于郭鹏来说,要面对的就是鲜卑最后的抵抗军事力量,约九万人。
要是进一步扩军的话,在极端情况下,超过十万,达到十五万左右战斗人口的规模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这样一来,鲜卑战斗人员的军事素养和战斗力就不好说了。
郭鹏准备发动十五万到二十万左右的骑兵北伐鲜卑。
漠北鲜卑如今的势力完全不足以让魏帝国伤筋动骨。
而郭鹏之所以要动员如此大的规模,也是想着要一口气吞并对方,尽全功,直接开始打造大漠畜牧经济区,所图甚大,不仅仅是为了完全消灭鲜卑这个敌人。
手机阅读:http://m.81ks.cc/164402/
发表书评:http://www.81ks.cc/164402/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一千零七十五 魏帝国已经完全做好了开干的准备)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御炎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