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东汉末年枭雄志>五百八十 魏公深谋远虑

郭鹏麾下百战名将很多,军队精锐善战,南阳地处北方盆地,地势平坦,无法发挥荆州水师的优势,却利于北方步骑集团的发挥。

郭鹏的优势就在于强悍的步骑集团,魏军步骑战力强悍天下闻名,南阳盆地一旦被郭鹏的重型步骑集团进攻,以张允率领的两万荆州兵能否守住,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荆州兵和江东兵一样,擅长水战,却未必擅长平原上的野战争锋。

尤其是对于拥有强大骑兵集团的郭鹏来说,更是如此。

这一点,刘表清楚的知道,蔡瑁知道,张允知道,蒯越也知道。

大家心知肚明,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盟约的内容。

一方进兵或者受攻打,需要另外两方一起出兵牵制,这样才能算是符合盟约的行为,要是第一次刘璋要求配合行动就不遵从,那么今后自己这边有需求的时候,又怎么能指望盟友支援呢?

这种事情是相对的,一个人是唱不了独角戏的。

“我们已经定下了盟约,若不进攻,就是违背盟约,则盟约直接废弃,高兴的是郭子凤,江南三州联合是我发起,我必然要遵守,无论如何,我都要出兵北上钳制郭子凤!”

刘表一锤定音,不顾反对强行出兵,又派人联络孙策,希望孙策配合一起出兵,钳制郭鹏,兑现盟约。

他特意强调,如果第一次出现情况就不兑现盟约,那么这个盟约就和没有缔结一样,高兴的是郭鹏。

孙策刚刚在郭鹏的政治攻势下失了先机,被偷袭得手,名望跌落,处境尴尬,于是刘表的消息一来,孙策立刻就决定要北上。

“魏公先出手了,我怎么能不出手,让魏公看我的笑话呢?”

孙策咧嘴笑了,满脸都是战斗的意志,满眼都是战斗的火光。

周瑜忧虑道:“我军若北上,目标必然是庐江和九江,这一点,魏公也一定清楚,所以他才在庐江和九江分置兵马,早已做了防备,我们这个时候北上,真的没有问题吗?”

“这是盟约,公瑾,这不是我愿不愿意的事情,此时我若不出兵,将来我有困难的时候,又如何能指望刘景升和刘季玉出兵相助?对抗魏公,一州之力是不够的,需要三州协力。”

孙策深吸了一口气:“而且,我江东水师甲天下,顺着水道北上,足以一口气杀到九江郡腹地,我倒要看看魏公的天下精锐如何与我在水上争锋,是下水与我接战,还是在岸上追着我跑?”

周瑜皱着眉头,觉得孙策说的有道理,但是……

“咱们能想到的事情,魏公会想不到吗?魏公一定早就想到了,早有准备应对,伯符,你要三思。”

“我三思过了,这一战,我必须要打,也是不得不打,公瑾,助我一臂之力,这一仗打赢了,咱们在之前遭到的损失吃过的亏就全都找回来了,这一战要是打不赢,那……”

孙策没有把话说绝说死,但是他的意思,周瑜明白。

这一战要是打不赢,那情况就真的很不妙了,江东军能否再次北上,就真的很困难了。

政治战场上战败了,结果在军事战场上也要战败,那好不容易被压制住的江东本地人的反抗之心,恐怕又要爆发了。

兴平五年八月初一,蜀军还没有走完艰难的祁山道开始进攻凉州的时候,郭鹏写给张辽的信就被六百里加急送到了张辽手上,张辽立刻将信件展开来阅读。

看完之后,沉默了一阵子,张辽对自己身边的部将们说道:“魏公深谋远虑,这一战,我军必胜。”

随后,张辽把信件焚毁了,没让其他任何人看到。

当时,郭鹏已经从张允的途径得到了刘表即将派兵北上进攻汝南郡和颍川郡的消息,而张辽已经得到了各方面情报的佐证,证明孙吴政权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战争准备,兵锋向北,即将进攻江北。

郭鹏写信的时候还不知道刘表和孙策的行动,他只是推测这个行动的必然性,然后给张辽出主意,张辽这边正有些紧张,结果郭鹏的信就到了。

张辽信心大增。

但是连被郭鹏调派到张辽身边协助作战的马延、成廉、曹性、郝萌、侯成等部将都不知道郭鹏写了什么给张辽,让张辽有如此的信心。

不管怎样,张辽的确是开始行动了。

张辽很快就把江防部队主力撤离,只留下象征性的警戒驻守部队,根本不打算在孙吴水师进军的时候和孙策决战。

接着还下令将九江郡合肥以南、庐江郡襄安县以东的民众全部迁移到合肥以北与襄安县以西,所有物资全部转移开,留下一条战略真空带。

郭鹏在九江的屯田重心如今还是在寿春一带,在庐江郡则是皖城一带,沿江一带在人口重置的时候郭鹏就刻意没有放置多少,所以现在内迁非常轻松。

张辽轻轻松松就打造了一片战略空城区,让孙吴军队进军的时候无法得到任何补给,也不能破坏什么。

当然了,张辽直接就等于是放弃了合肥以南的防御,没有打算在这些地方和孙吴军队纠缠。

事实上张辽也没有和孙吴水师作战的能力,没有船只,没有水军,郭鹏没有在巢湖和长江沿线练水军,唯一的水军远在青州,张辽是没有办法。

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孙吴水师顺着河流一举进入九江郡内而无法阻挡。

魏军唯一可以阻挡孙吴水师的地方,就是合肥。

合肥城经过张辽的修缮,今非昔比,


状态提示:五百八十 魏公深谋远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