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魏军从上到下对于这一战都是不太满意的。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像样的打一仗。
从南阳到襄阳,再到江陵,根本就没有正儿八经的打一仗,也就朱灵攻下了两座只有几百荆州兵守着的城池而已,其他的城池全都望风而降。
这一仗打到现在,乐进和朱灵所部魏军只有三个倒霉蛋战死,六十多人受伤,其中还有三分之二是赶路的时候扭到了脚。
这让乐进和朱灵相当郁闷。
尤其当他们得知原本只是作为策应的徐晃在江夏率军屡屡大败黄祖之子黄射的军队的时候,更是羡慕嫉妒恨。
实打实的军功才是晋升的不二道路,斩首数量,攻克城市数量才是他们所追求的,现在虽然一路平推,但是那都是主动投降,放到计功策上是要大打折扣的。
乐进不高兴,朱灵也不高兴,这两路军队就没有高兴的。
尤其当朱灵看到刘琮等人再次出城归降连一仗都不打的时候,心情就更郁闷了,完全没有消灭楚国攻克荆州达成战略目标的那种畅快的感觉。
不过身兼重任,朱灵还是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的。
他打着平南将军的旗号,以大军副帅的身份接受了刘琮的投降。
朱灵举着乐进临时授予他的节钺,策马上前,只带了少数亲兵,还有曹纯李典二将。
刘琮步行向前,蒯越等四人扛着棺木步行向前,宋忠端着楚王印和荆州牧印绶步行向前。
行进到朱灵面前,刘琮下跪,所有降臣一起下跪,由宋忠宣读降表,表达荆州主从对郭魏政权的臣服。
朱灵手持节钺,代表大军主帅乐进和皇帝郭鹏接受刘琮的投降。
在正式受降之前,还要走一走流程。
“刘琮,你为何要降?”
“戴罪之身,不敢违抗天子之兵,惟愿降于天子,为天子之臣,以求安宁。”
刘琮跪在了持节的朱灵面前,身体微微颤抖,说出了他本不愿说却不得不说的话。
朱灵坐在马上居高临下的审视着自缚的刘琮和五名荆州降臣,深吸一口气,翻身下马,将节钺交给曹纯,然后自己上前扶起了刘琮。
“虽然是戴罪之身,但是当天子之兵来到荆州时,你及时投降,没有负隅顽抗,就是将功折罪之举,本将代表天子和大军主帅接受你的投降。”
随后,朱灵亲手为刘琮解开了束缚,亲手为刘琮披上衣物,又让曹纯和李典举着火把将棺木烧毁,以示魏帝国绝对不会加害于刘琮。
然后朱灵又接受了刘琮的楚王印和荆州牧印绶,代表魏帝国正式接掌荆州,于是受降仪式结束。
朱灵率军进驻江陵城,接受了蒯越等人奉上的荆州户口表、赋税表和仓储表,由此正式宣布占领荆州,荆州之战到底基本结束。
此时,是延德元年七月初四,距离开战,不过一个多月而已。
然后荆州就降了。
朱灵查阅蒯越奉上的降表,发现江陵周边有荆州水陆军队近五万人,算上南阳的两万和襄阳的五千,荆州军队的总人数和魏军主力总人数相当。
而这样规模的军队,居然没有对魏军进行有效的抵抗,甚至连正规战役都没有打一场,就成建制投降。
南阳郡和南郡,作为荆州最为精华人口最多也是经济最繁华的两个郡,完好无损的投降了魏国。
魏政府甚至不需要耗费太多的人力物力就能恢复这两个郡的正常运作。
随着进一步的了解,朱灵发现荆州军不抵抗其实也是有自己的苦衷。
因为他们虽然不缺粮食,却缺乏军械,战刀也好,盔甲也好,弓弩也好,都缺乏,不足以满足多场战斗的需要。
之前平定张羡的叛乱耗费了刘表相当多的军事储备,使得江陵府库一时间军械告急。
不仅如此,这四万人的军队,有两万多都是刘表去世前后紧急扩编的,战斗力和战斗素养非常难看,连统一的军装都没有准备齐全,有些人甚至发一根削尖了的竹枪就算是士兵了。
这样的士兵上了战场也就是兵败如山倒。
荆州优秀的将领如黄忠和文聘,在开战之前被刘表排斥,夺了军权,导致荆州军人心不稳,士气低落,组织混乱,根本不堪一战。
更别说就在一个月以前,他们还和刘璋的军队打了一仗,把所剩不多的精锐军队和军械都放在了夷陵戒备刘璋,而不是戒备魏军。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就算江陵城选择抵抗,上下一心,估计也就是一战之后全军覆没的下场。
对付这样的军队,朱灵觉得自己的两万人绝对可以正面怼翻这四万人。
这样看来,他们的投降其实也是明智的。
不过朱灵更加清楚的是,他们的投降是绝对的,不是偶然的。
一切都不是偶然,包括黄祖的坚持抵抗,还有韩嵩等三人未能成功的兵变,都不是偶然,一切其实都在战前参谋台御前会议的推演范围之中。
如今的荆州战局已经非常明朗,荆北三郡已经投降了两个郡,荆州军主力成建制投降,还在抵抗的只有黄祖。
荆南四郡不久之前发生了叛乱,被刘表平定,当地的豪强大族被刘表杀了不少,剩下的也就是惧怕,并不服,他们自然不可能为了刘表的荆州而战,只要魏军渡江,他们必然望风而降。
荆州的平定其实非常容易。
所以整个荆州实际上只有黄祖还在抵抗,还愿意抵抗。
他的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