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络游戏>两汉往事>第十章吕氏掌国—第十五节 曹参拜相(二)
会很简单,因为什么都不用管,看看报纸、喝喝茶,吃过晚饭就睡觉,这种事情自然很简单。

可老子抱着自己的学说跑遍了列国,却没几个人待见他。一则他的性格不好,爱干架。二则他这套理论在当时不实用,大家都在变法,你什么都不干,硬是瞪着两眼等死。如此一来,自然没有哪个诸侯傻着脸去尝试。

这种结果让老子很崩溃,因此,道家又另辟蹊径,在自身的理论学说中衍生出两个副产品——“占卜”和“长生不老”。这算是道家的自我娱乐和自我安慰吧。

用“占卜”来预测未知,显示自己高人一等;“长生不老”,则能在身心上得到更大的满足。你不是不让我管事嘛?那我就活时间长一点,看着你玩完。这在某种意义上说,也算是“阿q”精神吧。

第二个学派:儒家。

儒家我们实际很熟悉,他的这套理论体系我们宣贯了近两千年。简单点说来,就是以人为本,主张“仁政”,轻徭役,薄税敛,体恤百姓,注重教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最终构建和谐社会。

虽然这个理论体系对我们影响很深刻,可孔子在世时,这简直是个异端。

其实道理很简单,大家都在忙着打仗,你跑来宣贯“和谐社会”的好处,简直是没事找抽嘛,因此没人搭理他。

如此一来,儒家学说也衍生了一个副产品——“圣人”。

儒家的“圣人”和道家的“长生不老”虽然差别很大,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道家满足的是**上升华,而儒家满足的是精神上的升华,不管怎么说,都是成功人士的标志。

第三个学派:墨家。

墨家一直是游离于zfu边缘的学派,他的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节葬等主张,完全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提出来的。有点社会经验的人都清楚,从下往上提意见,除了能弄出一些宣传口号外,是起不到关键性作用,也达不到实际效果的。

不过墨家学说虽然没跻身朝堂,但也有个副产品——“剑术”。在当时,只要提到墨家子弟,通常会与剑客联系在一起。不得不说,老墨子还真是有一套。

第四个学派:法家。

这个学派我们实际也很清楚,简单来说,这个学派认为人性与qín_shòu无异,很没有自觉性,需要规范和束缚。对待这些人,必须实行“暴政”,需要严刑峻法。

要说这个学派最功利、最实用,也恰恰符合那段时期的需要。最终,这个学派率先等上了历史舞台,在秦国生根发芽。

法家也是有衍生产品的。产品就是“霸术”,所有机谋权变,实际上都与这个学派有莫大的关系。甚至很多不是这个学派的人,也会不自觉得利用一些这方面的东西,因为的确太有用了。

上边就是在chun秋战国这个阶段,各个学派的治国理念。各有千秋,各有长短,但“法家”无疑是当时的胜利者。

第三个阶段就是秦朝,这是法家思想登上巅峰的朝代。法家思想护送秦王朝达到巅峰后,但又很快让它彻底崩盘,这在前边的章节中是做过介绍的。其成功因为“法家”,其失败也因为“法家”。实践证明,这个学派是绝对不能单独存在的。

写到此,这篇论文该收尾了,如果再不收尾,不知道读者有什么感想,反正我先要吐了。

总的来说,上边这些东西,就是曹参组织这次辩论会上的主要观点,我虽然拉拉杂杂都说了很多,但最终的选择权却还在曹参的手上。

上边这些东西,相信大家看了会很迷惑,实际上,曹参也很迷惑。这道选择题,并不是那么好做的。;


状态提示:第十章吕氏掌国—第十五节 曹参拜相(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