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仙侠修真>我成了灵宝>第一六二章一统天下之再见祝玉妍

这个事,白清儿倒是知道。x23u

听到林道询问,就开口说道:“和氏玺已经不在慈航静斋。据圣教内得到的消息,那和氏玺已经由四大神僧亲自护送,现在已经放在了城外的净念禅院之中。”

听到白清儿的回答,林道心中默默的说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时,林道已经无比确信,自己先前感受到的能量波动,就是和氏玺散发出来的。

此时,林道也不由得想起和氏玺的传说。

据史册记载,当年楚人卞和在荆山砍柴,见一只美丽的凤凰于一块青石上。

想起‘凤凰不落无宝地’,断定这青石必是宝物,于是献给楚厉王,岂知楚廷的玉石匠均指卞和献的乃是凡石,楚王一怒下斩去他的左足,赶走了他。

卞和心中不忿,待武王继位,再去献宝,今趟则再拾斩下右足。

到武王的儿子文王登位,闻知此事,才把青石抬回宫里,命工匠精心琢磨,剖开石头,从中得了一块光润无瑕、晶莹光洁的不世奇宝,为了纪念卞和,故称为之和氏壁。

而林道去年与宋缺说起和氏玺时,宋缺则告知林道,和氏玺中存有大秘。

而通过史书

上的故事,也能够看出和氏璧的不凡之处。

毕竟,若真只是一般玉石,楚廷的玉石匠不可能不晓得,致误以为是普通石头,且自古以来荆山地区从未发现过玉石,可知和氏璧实乃不同于一般玉石的另一种瑰宝,亦正因这种奇宝当时是第一次被发现,所以任何人都不认识。

这还不算什么,当和氏璧后来到了秦始皇手上,奏始皇命李斯撰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想要经由玉石匠镌刻璧上,却足足花费了两年时间,才将其雕琢出来。

于是,自秦之后,和氏璧遂成了和氏玺。

汉高祖刘邦推翻了大秦朝,秦王子婴就把和氏壁献与刘邦,刘邦称之为‘国玺’,自此和氏壁成了得国失国的象征。

后来王莽意图篡位,派弟王舜往长乐宫向孝元太后索璧,给孝元太后怒摔地上,致摔缺了一角,王莽命人把缺角以真金镶补上去,使和氏璧又多添‘玉体金角’的雅名。

但,这也第一次显现出和氏玺的异常之处。

至于是否还有其他奇异之处,那就只有历代执掌过和氏玺的帝王,或碰触、接近过和氏玺的臣子知道了。

且在传到汉末的汉少帝,和氏壁又失去了。

一直到三国时,长河太守孙坚在洛阳城巡逻,忽见一口水井光芒四射,命人打捞,起出一宫嫔尸身,颈系红匣,打开一看,正是和氏璧,到孙坚战死,和氏璧辗转落在曹操手上,才被传了下来。

等到隋灭南陈,杨坚遍搜陈宫,却找不到陈主所藏的和氏璧,使得杨坚,引为平生憾事。

而林道从宋缺那里得知,在宋族藏经阁内记载着和氏玺内容。则是传说,此玉实自是来自仙界的奇石,自古就有,里面含蕴着惊天动地的秘密,却无人能够破解。

知道这些之后,林道根据自己对原著的了解推测,和氏玺可能与一个地方有关。

那就是,这方世界武道发展的源头--战神殿。

因为,从林道了解到的隐秘信息来看,当世最强的武道功法,或者说武道起源的两大道魔典籍:天魔苍璩所著的《魔道随想录》与广成子仙师所著的《长生诀》。

这两部典籍,全都是苍璩与广成子进入战神殿后,感悟《战神图录》所书写的感悟。

而之后魔门的《天魔策》与慈航静斋的《慈航剑典》,一者是以《魔道随想录》为根基,吸收了除儒家外,其他百家精华后所创。一者是以《魔道随想录》结合天竺佛门经典和道家典籍所创。

而道家各派道藏典籍的根源,又是《长生诀》。

随着林道理顺了武道起源,他就想着,如何才能进入战神殿中。

而这方世界,也并不真的是黄易笔下的那个世界。林道也不会为了进入战神殿,一直等到宋末元初的那个时间点,与后世可能出现的传鹰他们一起,从雁荡山那里进入战神殿。

因此,林道就打算尝试解开和氏玺的秘密,看看能否开启那神秘莫测的战神殿。

有了这个决定,林道才会放下主持华国大局,亲自来到洛阳城。

其实,林道都没想到,因为融合了长生诀,自己竟然让林道能够感应到和氏玺。

而这个天大的惊喜发现,也让林道越发的确定,和氏玺与战神殿有关。

因此,林道不想继续观看慈航静斋上演的代天选帝的的把戏,决定在见完祝玉妍后,就直接顺着感应,将和氏玺抢到手。

省的夜长梦多,出现变数。如原著中那样,被人无意中吸收了和氏玺中的能量,毁了这个蕴含天地之秘的宝物。

在夕阳西下,天地阴阳交汇的那一刻,林道终于完成了体内能量的淬炼。

内视着丹田气海,一个犹如实质的太极图,在混元金丹正下方,自然的旋转着,将金丹中流出的先天本源,转化为先天阴阳二气。

然后,先天阴阳二气顺着经络搬运一周后,再次进入丹田气海,被混元金丹吞噬。

没经过一个周天,不管是混元金丹,还是太极图,全都会凝炼一分,散发出更加凝炼的灵光。

而且,在太极图圆满之后,原本一上一下的混元金丹和太极图,此时竟开始相互靠近起来。

等到功行三百六十五周天后,原本


状态提示:第一六二章一统天下之再见祝玉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