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大唐第一败家子>第三百零八章:出水了(三章毕)

他李愔,又岂是这么抠门的人?

在李愔的命令之下,又添了几口锅灶,煮了所有人的饭。

而买来的猪肉,也一次炖了一半。

猪肉的做法流传很快,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从长安城流传到益州来了。

这也引起了益州百姓养猪的热情。

不过,因为养猪是需要一个周期的。

这也导致,好多人都喜欢上吃猪肉,但是市场上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猪肉。

目前猪肉的价格,在持续上涨。

所有人,都被李愔留了下来,就连村里那些孩子和老人,都被喊了过来。

而这些村民,除了逢年过节,或者是吃大席的时候,还是第一次吃到过这么有油水的菜。

尽管只是大锅菜,但是他们也是吃的满嘴流油。

而他们眼中贵不可及的皇子李愔,居然也一碗米饭,一碗大锅菜的,蹲在地上,和他们一起吃了顿午饭。

这让他们和大都督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好多。

下午的时候,李愔也见识到了他们是如何打盐井的。

首先,他们挖开上层的泥土,一两米下,到了岩石层。

这时候,就需要开始用盘车了。

这些工人,七手八脚地将盘车架起来,然后用牛拖着转。

盘车下面,吊着钻头,利用盘车的力量,一下一下的砸击岩石。

很快,就一个洞来。

最令李愔困惑的是,用钻头的重量冲击打洞,这个原理李愔自然能看的懂。

令李愔诧异的是,等这井打深了之后,他们到底是怎么把那些碎屑从井里面清理出来的。

而接下来,李愔很快就看到了他们的操作。

原来,他们是利用类似于后世的吸轮一样的工具,直接将碎末吸出来的。

并且,根据乔七介绍,这种打井的方式,早就有了,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

可见,在隋唐之前,古代就已经有很丰富的钻井经验了。

而现在民间在用的钻井技术,其实原理仍然是古人钻井的那一套,只不过,他们用了更加先进的现代机器罢了。

古代人的智慧,果然不容小觑啊。

……

人多力量大,这边打井的工作,进行的飞快。

李愔估计,一天至少能够钻出五六米的深度。

并且,第一天的钻探,岩石就开始湿润,这是要出水的前奏。

相信明日,必定会出水。

当然了,仅仅是出水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能够保证制盐的用量才行。

但是李愔相信,只需要四五日的时间,就能保证他们初期制盐用量了。

而这几日的功夫,李愔索性就带着薛仁贵等侍卫,驻扎在了小河村。

想要打开益州的局面,这一次的制盐,就是一次突破口。

在制盐成功之前,他就算回去了,也没什么事情可做。

这一次,护卫军再一次严密封锁了小河村。

当然了,因为小河村本来就偏僻,这里的封锁,虽然遭到几大世家的猜疑,但是并没有引起他们过多的重视。

五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盐井早已经出水了,同时,初期的盐池也建造好了。

村民们还搭建起几个临时的窝棚,可以让乔七他们这些看管工地现场的人,临时居住。

至于房屋,则是还需要再等待几日的功夫。

其实人这么多,墙体早就建好了。

但是他们搭建的是泥胚房,必须要等到泥胚干了之后,才能苫顶,这个是急不来的。

盐井早已经出水,为了保证井水的量足够用,李愔特意多打了几日时间。

现在,这口盐井的深度,足足有三十多米深,够他们初期所用了。

接下来的时间,他们就要开始制盐了。

制盐的第一步,是从井里将水取出来。

李愔颇为好奇的是,井口只有大海碗粗细,而这井又是这么深,他们以前是怎么把水从井里取出来的呢?

很快的,李愔就看到他们是如何取水的了。

他们用了比井口略小,但是长度足足有好几米的一个水桶。

更加奇怪的是,这个水桶,其实就是个筒子,两端都是开口的。

将水桶放入井中之后,沉到一定的距离,然后会有一个竹片从水桶侧壁落下,水桶就装满了。

然后将这一桶水提上来之后,就足够煮一锅盐了。

这种取水的办法,不由的让李愔眼界大开。

古代人的智慧,果然是不容小觑啊。

不过,这种取水的方法,并不怎么效率啊。

所以,李愔直接在商城里面,兑换了一套压水井系统。

额,估计在农村长大的八零后,都应该见过压水井。

压水井的原理,是利用密封的活塞,倒上水之后,猛压几下,利用真空的原理,将水从井里直接压上来。

(简单介绍一下,不展开了,免得说烟雨水,没见过的,可以自行百度一下。)

而那些村民,在看到李愔拿出的压水井的部件之后,不由啧啧称奇,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而等李愔命人将长长的竹节通入水井之中,然后上端封闭起来之后,乔七连忙上前制止。

这可是盐井啊,你将上面密封起来,到时候还怎么打水啊?

而李愔则是微微一笑,让乔七退后,待会自然就明白了。

接下来,在周围百姓疑惑的注视之下,他们按照李愔的命令,将压水井的部件装好。

全部装配完成之后,李愔将压


状态提示:第三百零八章:出水了(三章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