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白话第一编年史>卷五十四 汉纪四十六(2)
徵姜肱不至,于是下彭城,使画工图其形状,姜肱卧于幽闇,以被藏面,说是患了晕眩之疾,不能出来见风。

画工竟不能见其面。袁闳,是袁安的玄孙,苦身修节,不应辟召。韦著隐居讲授,不修世务,李昙继母酷烈,李昙奉之愈谨。

得四时珍玩,未尝不先拜而后进。乡里以为法。皇上又徵安阳魏桓,其乡人劝之行,魏桓说:干禄求进,是为了行其志向,如今后宫千数,可以损减吗?

廐马万匹,可以损减吗?左右权豪,可以使他们去权吗?大家都说不可以。

魏桓于是慨然长叹说:使魏桓生行死归,对大家有什么好处呢?遂隐身不出。

皇上既诛梁冀,故旧恩私,多受封爵。追赠皇后父邓香为车骑将军。封安阳侯。

更封皇后母为昆阳君。兄子邓康邓秉皆为列侯。宗族皆列校郎将。赏赐以巨万计。

中常侍侯览上缣五千匹,皇上赐爵关内侯。又托以参与诛杀梁冀有功,进封高乡侯。

又封小黄门刘普赵忠等八人为乡侯,自此以后权执专归于宦官了。五侯尤其贪纵,倾动内外。

当时灾异数见,白马令甘陵李云露布上书,并以副本移送三府。说:梁冀虽恃权专擅,虐流天下,今以罪行诛,这也就如同召集家臣诛杀之罢了,却猥封谋臣万户以上,高祖听说了,难道不会以为所为非是吗?

西北列将不会闻风解体吗?孔子说:帝者谛也,缔造的意思。如今官位错乱,小人谄进,财货公行。

政化日损,尺一拜用,不经御省。难道是帝欲不谛吗?皇上得奏震怒,下有司逮捕李云。

诏令尚书都护剑戟送黄门北寺狱。使中常侍管霸,与御史廷尉杂考之。

当时弘农五官掾杜众感伤于李云以忠谏获罪,上书愿与李云同日死。皇上更加激怒,遂并下廷尉,大鸿胪陈蕃上疏说:李云所言,虽不识禁忌,干上逆旨,但他的本意只是源于忠国而已。

昔日高祖忍周昌不讳之谏,成帝赦朱云腰领之诛,今日杀李云,臣恐剖心之讥复议于世了。

太常杨秉,洛阳市长沐茂,郎中上官资,并上疏为李云请命。皇上甚为恚愤,有司奏以为大不敬,诏令切责陈蕃杨秉,免归田里。

沐茂上官资贬秩二等,当时皇上在濯龙池管霸上奏李云等事。管霸跪言说:李云草泽愚儒,杜众郡中小吏,出于狂憨,不足加罪。

皇上对管霸说:帝欲不谛,这是什么话?而常侍将要原谅他们?顾使小黄门可其奏。

李云杜众皆死于狱中。于是嬖宠益横,太尉黄琼自度力不能制,于是称疾不起。

上疏说:陛下即位以来,未有胜政。诸梁秉权,竖宦充朝,李固杜乔既以忠言横见残灭,而李云杜众复以直道相继受诛。

海内伤惧,更以怨结。朝野之人,以忠为讳。尚书周永素事梁冀,假其威势。

见梁冀将衰,于是阳毁示忠,遂因奸计,亦取封侯。又黄门挟邪,群辈相党。

通过梁冀兴盛,腹背相亲。朝夕图谋,共构奸宄。等到梁冀当诛,无可设巧,复托其恶,以要爵赏。

陛下不加消徵,审别真伪,复与忠臣并时显封。粉墨杂糅,所谓抵金玉于沙砾,碎金璧于泥土。

四方闻之,莫不愤叹。臣世蒙国恩,身轻位重,敢以垂绝之日,陈不讳之言。

书奏不纳。


状态提示:卷五十四 汉纪四十六(2)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