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白话第一编年史>卷一 周纪一(3)
公薨。无子。田氏遂并其田。当年,齐桓公亦薨。其子威王因齐立。

二十四年,狄人在浍地击败魏军。魏韩赵伐齐,至灵丘。

晋孝公薨。子靖公立。

二十五年,蜀伐楚,取兹方。

子思与卫侯谈论苟变的才能。子思说:“他的才能可以为五百乘的将领。”

卫侯说:“我知道他可以为将。然而当年他为下吏的时候,曾经偷吃了别人的两颗鸡子。因此不愿用他。”

子思说:“过去圣人用人,就如同匠人用木,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因此杞梓连抱之木,有数尺之朽,良工不会因此放弃它。如今君侯处战国之世,正需要拣选爪牙之将,却因为二卵之矢而放弃守城的良将,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

卫侯再拜说:“谨听先生的教诲。”

卫侯说的话即使不对,而群臣相和如出一口。子思说:“我看当前的卫国啊,已经变成君不君,臣不臣的典型了。”

公丘懿子说:“何必说的那么严重?”

子思说:“为人主自以为是,则众谋不进。做得对而自以为是,都会阻挡众谋之进。何况所谋非是呢?不管是非,只是喜欢听人的赞美之词,不是自我闭塞吗?不论说的在不在理,都去阿谀取容,谄媚的风气也太重了。君喑臣谄,而处于百姓之上老百姓怎么能答应?国家不灭亡才怪。”

子思对卫侯说:“君侯的国事将一天不如一天了。”

卫侯问:“为什么这么说?”

子思说:“我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君侯出言自以为是,而士庶人没有敢矫正的。君臣既然自以为贤,而群下同声相赞。称赞则顺而有福,矫正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政从何而来?这样一来,不亡何待?”

鲁穆公薨。子共公立。

韩文侯薨。子哀侯立。

二十六年,安王崩。子烈王立。

韩魏赵共废晋靖公为家人。三分其地。

烈王

元年。日食。

韩灭郑。因迁都于郑。

赵敬侯薨。子成侯立。

三年。燕国再林狐击败齐军。

鲁国伐齐,入阳关。

魏国伐齐,至博陵。

燕僖公薨,子桓公立。

宋休公薨,子辟公立。

卫慎公薨。子声公立。

四年。赵伐卫,夺取都鄙七十三城。魏国在北蔺击败赵军。

五年。魏伐楚,取楚国的鲁阳。

韩国的严遂杀哀侯,国人立其子懿侯。

当初,哀侯立韩廆为相,但却深爱严遂。韩廆与严遂两人有很深的矛盾。严遂使人在朝上刺杀韩廆,韩廆向哀侯求救,哀侯就抱住了他。那人刺杀韩廆,兼及哀侯。

魏武侯薨。不立太子。太子魏莹与公中缓争立,国内乱。

六年。齐威王来朝。当时周室微弱,诸侯无人来朝会。而齐国独来朝拜,天下之人都以齐威王为贤。

赵伐齐,至鄄。魏国在怀地击败赵军。

齐威王召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先生主政即墨,我听到的都是对你的诋毁之言。但我使人暗访即墨,却发现那里田野整齐,人民富足。官府无事,东方安宁。这是因为先生不媚事我左右以求助的缘故。封给他万家之邑作为褒奖。又召阿大夫,对他说:”自从你主政阿地,赞美之声不绝于耳。我使人暗访阿地,却发现那里田野荒僻,民不聊生。昔日赵国攻打鄄城,你不能前去救援。卫国取薛陵,你竟然不知。这是因为你施重贿媚事我左右的缘故。“

是日,烹阿大夫以及身边曾经赞美阿大夫的人。于是群臣悚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楚肃王薨。无子。其弟宣王即位。

宋辟公薨。子剔成立。

七年。日食。烈王崩。其弟扁立,是为显王。

魏国大夫王错出奔韩国。公孙颀对韩懿侯说:”魏国有内乱,可以趁机攻取。“

于是懿侯和赵成侯联合伐魏,在浊泽大战,大破魏军。遂进围魏国。

赵成侯说:”杀魏莹而立公中缓,割地而还,是我二国之利。“

韩懿侯说;”不可。杀魏君,是为暴。割地而退,是为贪。不如将魏国分为两份,魏国两分,不强于宋卫,我们就再没有魏患了。“赵人不听。懿侯大不高兴,趁夜起营退兵。赵成侯亦去。魏莹趁机杀公仲缓就位,是为魏惠王。

太史公司马迁说:魏惠王之所以身不死国不亡,是因为韩赵二君的意见不统一。若从一家之谋,魏国一定分裂了。所以说,国君临终而不立后,国家容易灭亡。


状态提示:卷一 周纪一(3)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