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看了安歌一眼,这年纪的小姑娘,就算看着再聪明,也比不过她家用兵如神的将军,也逃脱不了她家将军的手掌心啊!
安歌劝宁九去睡觉她怎么也不去,也懒得继续浪费时辰了,索性由她伺候着,而且宁九做事也爽快,一会儿工夫笔墨都已经准备好了。
安歌坐下,摊开纸,提笔挥就了一个题目:【贪妻嫁妆弃糟糠,当朝探花郎丧尽天良】。
正文开头是:南扫倭寇北荡胡,万国衣冠拜帝都!我大黎太平盛世,当今圣上英明神武,德福兼全,此处省略夸皇上英明等一百个词。
话中单表沐帝八年,国子监一秀才姓李名令,字不详,蔚县人氏。自幼寒窗苦读,一朝得中探花,光耀门楣,又得工部尚书郭崇德赏识,嫁其五女郭采苹为其妻。正所谓郎才女貌,好事成双,本该人人羡慕之事,且不知李探花早在蔚县有了未婚妻,该女名为蔡馨儿,生得娇柔貌美,明眸皓齿,脸如
莲萼,唇似樱桃。可怜如此无暇白玉,十三岁父母双亡,早早嫁入李家,照顾李氏父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小鱼一个理科生编文言文实在编不下去了,所以后面用白话文来写)
蔡馨儿在李家过得那什么日子?说出来简直人神共愤啊!她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女,没有明媒正娶,却要承担一个妻子的事务,照顾公婆,伺候丈夫,白日里还要各种洗衣做饭,织布纺纱,供李氏一家三口开销。
可那李令呢?考取探花之后就去了郭崇德的女儿,李家父母也甩下蔡馨儿上京,想着日后过好日子,哪想到已经怀有身孕蔡馨儿冒死进京拦花轿。她一个孤苦无依的弱女,李家怎忍心这样对待!
蔡馨儿且不提,再说那郭采苹,在郭家本就是一不受宠的庶女,以为李令的温柔呵护是助她脱离苦海的船桨,便头也不回的嫁了,哪知洞房花烛夜,李令居然责备她没带够嫁妆!是个男人都不会这么做!
哎,这种因为八股文写得好而一举麻雀便凤凰的男人,人品就完全不用考量了么?如此探花郎真的能为国家效力?能为社稷效力?有诗叹曰:劝君择婿擦亮眼,否则日后两行泪。
……
写完这些后,安歌随便诌了个名字写上去,又通读了一遍,修改了两个错字。
安歌承认自己有私心,因为自己也身为女子,她对女子一直有种天生的怜惜,所以就算在这件事中郭采苹也不地道,她还是把她写成了一个受害者,蔡馨儿在宴会上反水,她也没有多计较。说到底,这两个姑娘都是可怜人。
在大黎,男子已经占了很多好处了,所以她最见不得男人欺负女人,也很讨厌女人之间互相伤害。
安歌又查了好几遍,见没什么可改的了,才放下文章过去睡觉。
第二日晌午时分才起床,安歌将昨日写的文章和柳平乐新话本中的前两章交给了景澜,叫景澜拿到经厂去,《京报》第一册,这些内容差不多可以了。
《后宫邸报》目前每一册刊印三千份,安歌知道自己的《京报》可能暂时没有这么大的市场,便只叫景澜去印五百份,而且这五百份里只有三百份日后是拿到书市上试着卖,剩下的二百份,就辛苦景澜私下里派人送,给京城那些影响不低,家里又有女儿的人家送去。还交代他除了皇上,暂时不要向任何人透露《京报》的幕后主管是谁,免得惹祸上身。
景澜照她说的做了,五日后,《京报》第一册放到了京城里最大的书市上,还有一些悄然无声地落入了官宦人家小姐的院子里。
当日,不到傍晚,书市的人便去联系景澜派出去办事的心腹,告诉他《京报》一摆上去,几乎不到一个时辰就一售而空,希望下一次可以直接拿一千份过去。
而此时的李府,郭采苹也看见了《京报》上的内容,当即黑着脸把此时是丫鬟身份的蔡馨儿叫到了房间里。
蔡馨儿满脸泪痕,抱着郭采苹哭道:“夫人,奴婢真的不敢存任何念想啊!”
郭采苹冷冷地看着她:“你肚子里有李令的孩子,可是真的?”
蔡馨儿还没来得及回答,外面院子里突然响起一阵笑声:“妹妹,妹妹你在哪儿呢?今儿你可是在京城出名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