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玄幻奇幻>七杀恨>第五卷 麒麟献玺 第九章 破佛图

据在清史册上曾记载:大顺二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夏,南明福王弘光割据政权灭亡。十一月,清朝用剿抚兼施的策略一面以何洛会为定西大将军进剿四川,一面派人下诏诱降张献忠,劝说他归顺清朝。诏书说:“张献忠前此扰乱,皆明朝之事”,表示谅解,“张献忠如审识天时,率众来归,自当优加擢叙,世世子孙,永享富贵”。并威胁说“倘迟延观望,不早迎降,大军既至,悔之无及”。然而张献忠置之不理,反而增强了抗清的决心。这时,何洛会率领的清军被陕西的义军所牵制,所以一直没有入川。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和农民军,除了与明朝在四川的残余军队对抗外,还要同四川的地主武装作斗争。原川陕总督樊一蘅仍任原职,南明政权又任命原大学士王应熊为兵部尚书总督川湖云贵军务,并赐尚方宝剑便宜行事,驻扎遵义,主持对张献忠作战。是年三月,明四川巡抚马干派副将曾英带兵攻陷重庆。接着,阁部王应熊会兵遵义,副将杨展、屠龙、莫宗文、贾登联等请复川南。“起甘良臣为总统,副以侯天锡、屠龙,合参将杨展,游击马应试、余朝宗所携溃卒,得三万人。”

看过一番北蛮谍报,这才让张秉忠重新审视起满清势力来。原来那在大草原上人少势弱的女真族人为了生存下来,十二三岁皆可婚配。到了十四、五岁便有了第一个娃,同时配偶亦可兄死弟替互通的族训代代不忘。所以,到了秉忠这个年纪的人,子子孙孙一大批也是常见之事。想到努尔哈赤还大他几岁,有一个进二十五、六岁的孩子,那也是最为正常不过得了;自己个不也收了几个年龄与之不相上下的义子吗?但只是每每想到侵犯我大中华之地时,心中不免有些硌应的慌。何曾还为那授艺之恩所困扰,自己不也是从兵事起家,如何与人道哉?

于是找来先前众将臣子,只言对策不言其他。可众人争议了半天,依然毫无结果。张秉忠很是虚心的听取了,多方面经验建议,决定先修书于图北的李闯王看看他对此事有什么想法。

等上十几日枣儿回信,信中所言与秉忠自己的看法不谋而合。在无形当中,给了秉忠极大的支撑,兄弟之乱与家国之乱终有了定论。想来这也是私塾的何先生教的好,要不然怎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秉忠依信中所言决定,大西国的将士们要进行突西迎北的策略,同时也可扩张自己的属地,将常怀思念的陕西、陕北纳入自己的版图中来。当然要从西边突进,首先第一关就是必需拿下佛图关,佛图关位于重庆老城以西,地势险竣,两侧环水,三面悬崖,自古有四塞之险,甲於天下之说。自两侧急剧倾斜,为兵家必争的千古要塞。重庆半岛三面环水,古代涨水季节不可卒渡时,出入重庆必经佛图关至二郎关一线要道。《巴县志》记载:“渝城三面抱江,陆路惟浮图关一线壁立万仞,磴曲千层,两江虹束如带,实为咽喉扼要之区,能守全城可保无恙。”佛图关,旧时出重庆城,沿东大路上成都,这是唯一的陆路关隘,出了浮图关才算出了重庆城。

因古时建有夜雨寺,为古巴渝十二景之一的佛图夜雨胜景。因有《佛图关铭》、《佛图关》、《清正廉明》等多种记事碑铭,及岩壁上刻有摩岩石刻佛像,故名浮图关,后更现名佛图关。“佛图、浮图”源于楚语“於菟(u):虎,”浮图、佛图关即“於菟”关、“虎”关,此地在山岭脊梁,悬崖绝壁,易守难攻,形似老虎把守。古代三苗一支溯长江西进到达今浮图关,以於菟命名此地。后来古代楚人攻占此地,命名於菟,意为虎牢关。

说起虎牢关,不由得让人想起了三国英雄人物。想当年董卓亲自和吕布、李儒、樊稠、张济率十五万大军东进虎牢关,又给李傕、郭汜发兵五万增援汜水关。在虎牢关,董卓命吕布率领先头部队三万,在关前驻防扎营。联军决定分兵一半迎战董卓军。八路诸侯王匡、桥瑁、鲍信、袁遗、孔融、张杨、陶谦、公孙瓒各率本部军马在袁绍指挥下进军虎牢关。王匡先到,部将方悦主动与吕布单挑。不足五合,方悦被杀,吕布冲入王匡军,杀了一些溃兵。幸好桥瑁和袁遗赶来救援王匡。他们决定撤退到关外三十华里处下寨。很快,其余五路联军诸侯也来到大营,商议认为吕布不可战胜。这时,吕布军在寨外列阵,八路诸侯迎战。张杨部将穆顺纵马杀向吕布,当即被杀。孔融部将武安国杀出挑战吕布。战到十合,吕布以戟砍断武安国手腕。联军杀出救了武安国,双方各自归营。曹操认为十八路诸侯应该合计败吕布之策,一旦吕布战败,董卓易除。

此时,吕布再次出阵,嘲笑联军。公孙瓒亲自战吕布,战不数合败走。吕布追之,却被称他为“三姓家奴(“三姓”指吕布本姓及其两位义父的姓)”的张飞拦住。吕布战张飞五十合,不分高低。关羽舞青龙偃月刀杀出帮张飞作战。三人又战大约三十合,刘备也持雌雄双股剑加入了战斗。三位结义兄弟将吕布围在中心,轮番从不同方向攻吕布。吕布无力击败三人,于是佯击刘备,当刘备闪躲时乘隙脱身,奔回虎牢关。三兄弟追吕布,但吕布所骑赤兔马太快,追不上。他们看到董卓后,放弃了追逐。张飞试图杀上关去杀了董卓,但关上箭如雨下,张飞只得回。八路诸侯联军宣称此战得胜,刘、关、张为得胜而庆贺,这便是


状态提示:第五卷 麒麟献玺 第九章 破佛图--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