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大唐第一全能纨绔>第四十一章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啥米,要赖账,说好的封赏要不作数?

徐齐霖对李二陛下真是无语了,虽有玩笑之意,可万一是真的呢?就因为做不出诗,火药演习就白忙活了?

要说做诗填词,也甭管是描写烟花的,还是说这上元节的繁华景象的,徐齐霖都不打怵。

比如说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此词一出,谁与争锋,号称日后上元节再无人敢填词。

什么东风夜放花千树,什么众里寻它千百度,还有蓦然回首和灯火阑珊处,可都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读来朗朗上口,感心入耳,牵情动魄。

可就是因为这词太高端,太牛掰了,徐齐霖可舍不得浪费。再长几年,拿这词到青楼装逼,还不得被姑娘们疯抢啊!

所以,徐齐霖抓耳挠腮,要用一首差不多点的,既能让李二陛下满意,又不是太过惊艳的诗来交差。

且说宫墙之上,李二陛下派完侍卫传话,不禁抿嘴暗笑。

不管徐齐霖能否做出诗来,都不重要,难得的是今夜烟花灿烂绚丽,生平未见,让他大开眼界。

同时,他心情愉悦之余,却想着调理一下徐齐霖,让他不要太过得意。

如果真能做出好诗,李二陛下便依约封赏,一点亏也没吃。

可要是做不出来,便正好打击徐齐霖一下,封赏还是会给的。也就是说,李二陛下这么弄纯属是自己的恶趣味。

就在李二陛下捋着胡子,正恬然自得的时候,下面响起了咚咚的鼓声,预示着又有人献诗了。

鼓声稍停,清亮激越的女声响了起来,“大盈库库丞徐齐霖献《正月十五闹花灯》诗一首。”

李二陛下不由得翻了翻眼睛,这叫个啥名字,就不能文雅点,什么元夕、上元的,非整个这么通俗的。

他是恶趣味,徐齐霖也挺来气,故意取了这么个名字,就不想让李二陛下太舒服了。咱这诗名不咋地,可有内容,有内涵啊!

乐曲一起,那歌伎婉转歌喉唱了起来,歌声极具穿越力,宫墙上的人也听得清楚。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好诗!徐惠听到诗的名字时,不禁掩嘴偷笑,觉得小弟胡闹,可诗一唱出,她的眼睛便蓦地亮起,暗自称奇。

先写欢娱苦日短的感慨,再写宵禁解除后,家家户户都是吃过晚饭,打扮一新地出门畅玩。

没有直接写什么人头攒动、灯火绚丽,但后面两句却从侧面描述了万巷皆空的盛况。

只“谁家”、“何处”这四字,便把人声鼎沸、车如流水马如龙,灯火闪烁、繁华似锦的元夕夜景一语道尽,更给人以无限回味的余地,言有尽而意无穷。

诗句唱完,余音未渺,几道烟花再起,灿若繁星、美若花雨。

嘿嘿,自己指挥放烟花,那还不得整点背景,好好衬托?

这臭小子!李二陛下再度翻眼睛,算不算以权谋私,这有待商榷,可这诗却是极好的,只这名字令人难受。

“陛下赏徐齐霖金佩刀一柄。”宫人尖细的声音一个个传下去。

真是用金子造的刀嘛?徐齐霖当然知道不是,也知道这只是荣耀,并不值钱。但万众瞩目之下,自己的名声可就因此而大涨。

名声大了有用嘛?答案是肯定的。名、利,这不就是人生的追求,什么淡泊,什么粪土,不过是吃不到葡萄就说酸的心理。

随着最后一团繁星消逝于夜空,烟花表演终于结束了,留给人们的只有意犹未尽,久久不愿离去。

“父皇,那是阿姐府上的车驾。”兕子伸手指着,看完烟花的稍许失落,又被马上要观灯夜游的欢快取代。

李二陛下点了点头,叫过侍卫首领,仔细地嘱咐了一番,才让他们护卫着两位小公举出宫。

抬头望着通明的灯树,再举目远望,长安城内灯火通明,李二陛下忽有所感,默默吟诵“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脸上露出了耐人寻味的笑意。

……………

两位小公举和小昭已经聚到了一起,说笑声中,咯咯不断。

徐家车队也一分为二,徐齐俜陪着陈家人一同游玩观灯;徐齐霖则和小伙伴们,以及宫中侍卫,陪着小公举赏灯。

元夕之夜,到处都是人。王公贵族、平民百姓、文人士子、和尚道士、倡优艺伎、良家妇女,在这狂欢之夜,好象都成了一个阶层。

人们三五成群地呼唤着、嬉笑着,涌出巷口,融入大街,汇进喧闹欢腾的人流。

各处都有绚丽多彩的灯火,还有杂耍、踏歌、舞灯等表演,引得人们驻足停留,评论着、嬉戏着、赞叹着。越看越高兴,越玩越兴奋,

三个小丫头穿得厚实,已经出了车厢,在众人围成的圈子里行走观赏,嬉戏欢笑。

“那里有灯谜,猜中有奖品。”兕子拉了拉徐齐霖的衣袖,伸着小手指了指。

徐齐霖伸手一指,意气风发地说道:“走,去猜灯谜,让店家给奖品给到哭。”

哈哈哈哈,尉迟环等人大笑起来,当先昂然而行,象一群恶奴凶徒,挤开前面人群,惹得路人侧目。

人都挤走了,这二三十人把灯谜都占上了,哪还有别人猜的机会?

“小舅,抱我看哪!”兕子踮着脚仰着脸,可还看不清楚。

徐齐霖弯腰刚要把小公主抱起,另一位也凑过来,拉着他衣袖,却是咧着小嘴笑的新城。

抱,抱,都得抱。徐齐霖一边一


状态提示:第四十一章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