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大唐第一全能纨绔>第八十九章 乱潮将起

盛极必衰,衰极必盛。

不管是国家,或是个人,都难逃这个规律。

侯大将军押送着高昌国的王公贵族返回京城,李二陛下设宴庆祝,褒奖有功将士。

灭国之功啊,侯君集可以说是走上了人生巅峰,成为大唐军中第一将。没错,李靖已经老老实实当了宅男,他侯君集就是当之无愧的军神。

当然,侯君集是这样以为的,别人却还没把军神这个帽子戴在他头上。

可惜,乐呵还没几天,便有御史弹颏,在高昌私取财物,以致军纪散乱,东窗事发了。

侯大将军还以为这不过是小事儿,但李二陛下已经下旨审查。于是,侯君集便被扔到监狱里郁闷去了。

还没等过堂审讯,中书郎岑文本便上奏,认为侯君集是灭国功臣大将,不能轻加屈辱。李二陛下从谏如流,又把蹲了几天监狱的侯大将军给放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李二陛下这是敲打一下侯君集,免得他恃功而骄。虽然吃了几天牢饭,可也没苛待他,私取的财宝也没让他退还。

可惜,侯君集不是个明白人,为此事竟然心存怨恨,也为自己悲剧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性格决定成败,这句话是一点不假。侯君集就是属于忘恩负义的那类人,对他再好,只要有一件事情不合意,便会翻脸相向。

李靖就是一个例子,传授兵法应该是感恩戴德吧?可侯君集不,他向李二陛下告状,说李靖有谋反之心,不把兵法倾囊相授。

教你就不错了,人家留一手怎么了?可侯君集就是这样的思维,这样的坏人,不仅怨恨,还恩将仇报。

李二陛下敲打了侯君集,对其他劫掠的将士并未作处罚。这就是领导艺术,打了胜仗嘛,抢了也就抢了,以后还得指望军队呢!

消息传到甘州时,徐齐霖只是一笑置之。早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跟他没有半毛钱关系。

而朝廷另外发来的谕旨却给他带来了另外的调动,过完春节,组织完春耕,他将回京述职,也就意味着不会再回到甘州了。

对此,徐齐霖也并不算意外,也有了相应的计划。如果回到京城继续在大盈库任职,他就去新安工业基地,不在长安那潭浑水里扑腾。

要回京城的消息已经在府上传开,斯嘉丽和阿佳妮无所谓,跟着自家阿郎,在哪里也不吃苦挨累。只不过,回到京城,可能在府上当不了老大而已。

房二紧张了一阵子,被徐齐霖一番劝慰,也就顺其自然。现在看来,李二陛下可能改了心思,不想把公主嫁这个混球儿了。

阿珂,嗯,小夜到底是变得正常了一些。反正阿姐有话,跟着徐齐霖就好,在哪里也差不多。

虽然还有几个月才能离任,徐齐霖还是让手下官吏整理好文件账目,都弄得清爽,既好交接,也不会留下什么尾巴。

而朝廷的官职调动还有不少,明年安西都护就将由郭孝恪接任,王方翼这个刺史倒是很稳当。主要是高昌经营恢复得不错,政绩令朝廷满意。

杜正伦在肃州刺史的位子上,看起来还要呆上一两年。触怒了李二陛下,也只能继续等着李二陛下消气了。

最令徐齐霖关注的消息还是传来了,李四胖的《括地志》全部编撰完成,共八卷。其中征引广博,保存了很多珍贵资料,确实值得称赞。

但李二陛下的反应就有些过分了,不仅如获至宝,将这部着作收藏进了秘府中,还接二连三地大肆赏赐。

先赐“物万段”,紧接着又赏赐大量的财物,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太子的规格,惹得大臣不得不上疏劝谏。

李二陛下则是欣然纳谏,赞扬了劝谏的大臣,但却是一点没改。为了平衡,他取消了太子李承乾的开支限制,表示太子还在李泰之上的意思。

虽然表面上看,太子李承乾得到的更多。但礼秩逾制,这本身就说明问题。

而且,徐齐霖觉得取消李承乾的开支限制,给他一张空头支票随便写随便花,似乎有点挖坑的意思。

因为李承乾上表推辞时,李二陛下回复道:汝家之冢嫡,国之储两,故有斯命,以彰有殊。入学齿胄,则君臣之义也,同之府库,实父子一体也。

意思是:这是咱们老李家的天下,我是你爹,我的就是你的。

可后面的话却说道:是以君子富而不骄,谦而受益,奢则不孙,以约失之者鲜矣。勉思守道,无烦致谢。

既然让李承乾随便花用,你整出什么君子,什么奢则不孙、谦而受益干什么?还有勉思守道,你让李承乾好好想什么,又让他守的是什么道呢?

风将起啊,徐齐霖放下书信,知道李承乾必然因此而生出凛惧之心。就算他不明白,他手下那几个狗头军师,也能琢磨出点味道来吧?

如果痛改前非,憣然醒悟,说不定还有点挽救的余地。但李承乾是那样的人嘛,徐齐霖不相信。

只要李四胖继续等着,不做昏头的事情,皇位应该是稳的。

徐齐霖提笔给李四胖写了封书信,本该早就写的,一直犯懒,拖了十数天了。

漕路的利润,以及大盈库的赢利,让李二陛下把重修洛阳宫室提上了计划。估计从明年春耕后,便要逐渐地开始。

李四胖作为洛州都督,自然要负主责。同时,这也是表现的机会。如果宫室既能修好,又不使得民怨沸腾,无疑便是大功一件。

其实,这也好办,只要有钱就行。不用服什


状态提示:第八十九章 乱潮将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