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混在三国争天下>第337章轨道车与出征辽东

摊丁入亩后,刘宇下旨地方官的考评为数据第一,也就是本县每年增加多少人口,增加多少耕地,增加多少商税,减少多少犯罪数量,减少多少……等,数据要好看。

数据上去了,哪怕有些水分,其中也必然有真实的发展。

做为带着后世的知识,刘宇早就将阿拉伯数字推行到了各郡县。

每年各郡县的数据表上来,吏部便审查,给予各郡县地方官评级,或优或差。

神武五年冬季,各郡县税收表格统计出来了,增量喜人。

今年又增加了将近两百万人口,同时新开垦了五十万顷良田。虽说新开垦的良田,三年内不收税,但也可以预见三年后户部税收将年年暴涨。

时至今年,灭亡东吴统一天下也过去了四年多,大汉总人口突破三千五百万。之所以涨这么快,完全是刘宇人口政策,与摊丁入亩两相结合带来的,未来十年,刘宇有信心让治下大汉人口总数接近五千万。

为了保证各郡县数据的准确性,刘宇也同时令督察院派人亲往下方郡县抽查。

天下刚刚统一,政治还是毕竟清明的,弄虚作假的比例很低。

水泥早在十年前刘宇就开始试着烧制了,只不过质量提升缓慢,成本也很高,一直达不到大规模烧制运用的标准。

刘宇多年诱以重赏,终于在今年取得巨大突破,质量达标,成本也大大降低,达到能够大规模烧制运用的程度。

想要让大汉更加强大,特别是对万里之外的边境管控更加稳固,甚至继续开疆拓土,往边境修路,以便更好的运输兵员粮草军械是必须的。

不说辽东地区,比如万里之遥的西域都护府,可知十成粮食从长安城运输至西域都护府只得多少,连一成的一成都不到,一万人的驻军,就算当地西域诸国能供应一部分粮草,每年也还需自己调运一部分,以及军械的运送,不仅耗极长,代价也是巨大的。

如果有一条路能直通西域都护府,将物资快速运抵西域都护府,不止对西域的掌控,对西域再往西的攻略也更容易百倍。

当年汉武帝远征大宛国,为什么那么艰难,其实艰难的恰恰就是粮草运输损耗太过巨大了,那一战耗费的十成代价,九成九都是粮草军械的运输损耗造成的。

虽然水泥已经能够大规模运用了,不过刘宇考虑修路,第一还是先考虑轨道路,而且采取两头同行的策略,也就是富庶地方与边远地方同时开修。

刘宇发动二十万人力,首先在长安到洛阳修了一条轨道路,用成本低廉的木制轨,以马匹拉动,隔一段换马,持续保持三十公里的时速,全程不到四百公里不用两天就能来回,以商业运营的方式收回成本。

这条轨道路修好,并试运行的时候,数十万人围观,更有上千人亲身体验。

虽然木制的轨道承重有限,马匹拉动,速度也有限,成本也不低,但相比较传统的尘土官道也便利也不知道多少倍。以往一千斤的货物,需要分两辆马车,而且来回长安与洛阳长达八天,现如今轨道路节省了足足四分之三的时间,成本也低得多得多。

长安到洛阳一线的轨道路成功之后,刘宇便又下旨由朝廷规划路线,各富户世家大族等皆可以集资的方式共同修建其他线路,参与者可获得轨道路三十年的运营权力,三十年后,朝廷收回轨道路所有权,且朝廷仍不会。参与轨道路管理,只收取轨道路五成获利

各富商,世家大族正眼红朝廷所修长安到洛阳一线轨道路的巨大利益,刘宇的圣旨一下,这样的条件,有实力的哪里还有人忍得住,纷纷参与进去。

这一年,大汉各地,特别是富庶地区,风风火火的到处修起了轨道路。

与此同时,马匹的需求量也在急剧增多,自发圈养马匹的百姓不在少数,这大大增加了大汉境内的马匹保有量。

……

神武七年,刘宇准备对盘踞辽东的公孙康用兵,彻底收复辽东。

“陛下,辽东公孙康自陛下扫平河北之时便已上表臣服,多年未有冒犯之举,忽然起兵伐之,当用何理由?”内阁大臣兼礼部尚书国丈蔡邕问道。

刘宇笑道:“公孙康不臣,意欲谋反便是理由。朕会传旨辽东,封公孙康为陈国公,令其与其弟公孙恭一道带着他们的全家前来长安面君受封,其与其弟公孙恭定不敢来,这便是不臣,可名正言顺伐之!”

借口什么的,从来都不难找,更何况公孙康早年便臣服,一直是臣,而他乃当今天子,天子有令命臣,而臣不尊,不就是意欲谋反了吗。

众文武纷纷点头,觉得这个理由可以,百姓必定同仇敌忾。

当日,刘宇的圣旨便传往辽东,于此同时,刘宇又令赵云前往幽州涿郡,准备统兵。

突然接到刘宇的圣旨,竟要全家前往长安,公孙康脸色极为难看。

其弟公孙恭道:“大哥,这是明摆着,去不得,去了定就回不来了。”

公孙康哼了一声,站起身道:“吾亦知去不得,我兄弟二人当称病不往!”

遂公孙康与公孙恭兄弟二人一同称病,只言无法长途跋涉,待病体痊愈,再往长安面君受封。

消息传回长安,刘宇也不继续再扯皮,立刻下诏斥责公孙康与公孙恭兄弟抗旨不尊,割据辽东五郡,意欲谋反!

早前刘宇和文武百官便就有了决议,因此不用再次商议,刘宇就直接下旨起兵:“传旨


状态提示:第337章轨道车与出征辽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