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制导弹药和现代计算机弹道火控系统出现之前,无论前膛炮,还是后装炮,但凡是发射破片弹榴霰弹,炮击需要群发覆盖,以数量和交叉杀伤半径弥补精度的不足。
咸军火炮铸造精度虽然高,但仍是前膛炮,弹丸与管壁的间隙以及火炮后坐力引等因素,致使两里地内直瞄发射弹丸的散布率超过半径百米,对两里地外的间接射击的散布半径率大于两百米,直径就是四百米,随距离增加,散布率将进一步增加。
以645型七十二斤重炮为例,极限射程二十里外的半径散布率超过一里,如果使用实心弹,根本没有击中小型固定目标的可能。如果是舰载炮,火炮散布率远高于步军用炮。
而卫军停在咸军阵前距咸军才两百五十步,距离江边四里多,距离咸军舰炮约五里,以当下这个距离,舰炮已经丧了直瞄的意义,间接射击的散布率百里燕都不敢去想。
以现在的视野和气象条件,根本不具备开炮的条件,只要一发榴霰弹落在自己人头上,足以杀死数十上百人,让一个团的人崩溃。更何况是数百门火炮在惊涛拍岸的江面上一起开火,难以想象每次开火后有几十发炮弹自己头上是什么后果。
而杜锐勋在长期在西线作战,与长孙有过炮战经验,深谙前膛炮的缺点。但凡只要是前膛炮,不论你加工精度再高,弹丸最终落地的精度是永远无保证的,更何况前膛炮三四里地外根本无法用直瞄,只能用间接炮击。
其将本阵置于咸军榴弹发射器之外,同时利用夜幕和大雨,以及咸军火炮精度不足的缺点,实施大胆突击,还熄灭了前阵后的火光,使得其余卫军隐蔽在夜幕中,或许是在前阵身后,或许已经疏散迂回,根本无法以肉眼观察敌情,而在大阵背后点火以作引导,指明来时和撤退方向,可见卫军的战斗素养与战术已即为娴熟。
从此前长孙返回的军官反映的情况,卫军与长孙军均以频繁使用火器,双方都总结出了一套战法,但在卫军手中,显然比长孙更为有用。
面对如此巨大伤亡,卫军仍悍不畏死前赴后继,甚至将帅能临危不乱,以不变应万变,充分利用战时敌人暴露的缺点和自己的丰富经验,扬长避短灵活应用调整战术,应该说杜锐勋将冷兵器的作战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驳回了薛胜的建议,重新调正防御,减少了榴弹发射以节约弹药,集中起来应付西面抵近的卫军霸王炮一窝蜂的抵近威胁,同时发射更多的照明弹以提供视野。
另从预备队和第三道防线抽调掷弹兵,为防线提供掩护,使用手榴弹对西南西北两角结合部,对防线三十米外的卫军实施集束轰炸,以阻断卫军冲击。
在铅拉火管手榴弹出现不久,咸军曾一度取消掷弹兵,改为人人都能使用,之后百里燕发现这种效果奇差。
新兵老兵投的远的,扔的近的,都人手几颗随便扔,结果是浪费弹药效果还奇差。作战时异常激烈,老兵尚且有失手炸到自己人的时候,新兵紧张之下炸到自己人,乃至用力过猛松脱扔自己身后人堆里的都有。
为此百里燕重新调整了编制,每个伍配备一个掷弹兵,携带五颗手榴弹,其余步兵携带两发,作战时掷弹兵负责投弹,其余步兵负责供弹。
掷弹兵阵亡由伍长顶替,伍长阵亡受伤亦或抽不出身,组员自行投掷。此外入伍两年以上者不受此限制,掷弹兵伍长同意也不受此限,但携行手榴弹优先掷弹兵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