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帝国行>第463章 北海天船事件

前往中军之际,蒋杰没来由的说起长孙国:

“大人,今日属下听到有人吹牛,说是长孙国今年元宵节,从海上拉回一条大船,体量惊人,能装三万多石的货,桅杆比霄池的城墙还高,船上挂满了白帆,说是上天赏赐给长孙国的神物,大人你说是不是吹牛。”

“嘶……”百里燕猛是刹住脚步,胸口顿时一沉:“你再说一遍,是三万石,三千石!”

“属下也以为是吹牛,天下哪有能装三万石的大船,三千石还差不多。”

“你方才说,是长孙国从海上拉回来的!”

“是啊,还是从最海天郡外海拉回来的,桅杆都有十丈多高,大人你看这牛吹的,是不是没根没据的。”

“嘶……海上,你是说海上!”

“是啊,是海上!”

百里燕紧蹙着眉头脸色阴沉,他此时只想到一个问题,如此大一艘木质船,肯定不是来自中原,也不可能是金雪狄人的战船,如果真的存在,一定是来自北半球的其他文明。

中原能造的最大货船能载四五千石,每石约合一百一十七斤梁国标准斤。每斤百里燕估摸着,也就四百五六克左右,不足中国的一市斤五百克。

有鉴于木质船舶容积率大于现代船舶,方形系数取0.55计,五千石载重的木质船舶,排水量约为九千一百石,大约相当于六百吨排水量不到的小船,载重三万石的排水量至少两千八百吨。

这个吨位,比英国胜利号一级风帆战舰吨位还大,如果不考虑目测的误差,这种体量的木质船舶,标准员额九百多人,满载员额能装一千两三百人,如此还能保证三到四个月的海上自持力。

受制于技术,中原所造五千石大船,价格昂贵周期长,不是谁都能早,整个中原凤毛麟角,水运主要载具仍是千石、两千石船为主,三千石、四千石船只有大国才造的起,咸国仅有四十多艘三千石大船,四千石根本是一艘也没有。

现在长孙国北海岸莫名其妙随便飘来一艘载重一千八九百吨的木质风帆船,如果是真的,只能说明这个星球上已经出现有更高等级的文明,而且已经工业化。

因为就木质船舶而言,排水量超过一千两三百吨,就已经超过橡木木材所能承受的力学极限,因此需要大型结构的钢件加以加固与承重,而这就需要强大的锻压机、挤压机与一定的金属切削机。

英国的胜利号风帆舰,其本身虽然是木质战船,但主要结构仍然使用了钢制锻压部件,否则根本造不出如此巨型的木质风帆战舰,因为再好的木材,木材本身的力学性能,已经不能满足单纯的材料堆积。

而且还是随便就飘来一艘一级风帆战舰,这意味着拥有同等吨位战船的应该更多,否则为什么不飘来其他更小吨位的船。

相比于大英帝国鼎盛时期只造了一艘胜利号,现在随随便便飘来一艘比胜利号更大的风帆战舰,更能说明未知的潜在文明,仅仅是将此种规格的战舰充当远洋探路舰船,也许还有更为庞大的战船正游弋在未知大海的某个洋面上,甚至不知道何时,会像殖民者杀光数以亿计印第安人一样,把中原人统统杀光,这不免让百里燕开始担心起来未来。

“真是该死……”

嘟囔了一声,蒋杰不解,遂即问道:

“怎么了大人!”

“这下可能有大麻烦了!”

“大麻烦?!大人不会以为世上真有能装三万石货物的天船吧。”

“现在说了你也不懂,先去见恩师吧。”

“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原整整落后金雪狄半个技术的代差,更落后工业化的未知文明两个代差,百里燕难以想象青铜文明,如何面对坚船利炮的洗劫和屠杀。

来到中军帐,百里燕收敛起阴沉的脸色,勉强挤出几分笑意,向塞骞恭敬行了一礼:

“徒儿拜见恩师。”

“呵呵,你我师徒何须如此客套,过来坐。”

“谢师傅。”

径自落座,百里燕随即问道:

“师傅,此来可是为会战一事?”

“嗯,眼下各国主力尽抵南境,会战无可避免,为师此来驰援笃晖,坐镇东线,以防蛮军偷袭我后方。”

“那援军多少?”

“二十万,苏方义正率军而来,约莫还有四天能到笃晖。为师先行一步前来探望你的伤势。怎样,伤势如何了?”

“承蒙恩师惦念,徒儿腿伤已是痊愈,唯有肩伤恐怕得再养半年,弄的不好,还得落下病根。但只要恩师召唤,徒儿定万死不辞!”

“不愧是为师的好徒儿,不过如今你已贵为一方勋贵,人情世故的轻重为师还是知道的。笃晖你就别去了,安心留守业绥即可。”

“师傅,笃晖方圆数百里地势开阔,不利坚守,还是让弟子随你一起镇守笃晖吧,你我师徒二人也好有个照应。”

“笃晖虽不利坚守,但蛮军主力以西线为重,东线只需守住即可。”

“既如此,恩师务必小心。我联军大举进驻南境,辎重周转之弊暴露无遗,想必御帅此时会战,定是料到后勤之困窘,图求速战速决。而笃晖距离后方补给较远,转运困难,会战发起之前还应速速囤积辎重,以防不测。”

联军总兵力会同民军在内,多达一百九十余万人,仅千岳山转运物资的民夫、妇女就多达一百五十万人,驴马四十余万匹,车辆数万。各诸侯国从内地向南境转运物资所


状态提示:第463章 北海天船事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