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逊引张隽入室,随行将官一同列席,与此同时城外咸军靠岸下船,来势之大,前所未有。
张隽坐下不久,便开始询问尹秧城当日守城情况,赵逊将情况一五一十说了透澈,张隽顿觉不可思议。
“赵逊将军守城之法,实乃令本侯大开眼界。只是这霍乱,城中可有流行。”
“回鼎炀侯,城内霍乱皆已平息,已有十数日未见发病,故而鼎炀侯全可放心。”
“既如此,本侯率军在此修整三日,你与众人即刻接应过江之粮草军需屯与城内,三日后,本侯将率大军东进,与晋军主力决战。”
听到这里,赵逊谨慎起来,他问道:
“不知鼎炀侯此番所率多少人马,粮草可供几日。”
“此番过江共计十六万人马,其中三万拨付与你镇东大将军专司后勤,其余十三万人马则由本侯统领。
由于粮草困难,此战务必速战速决,久拖必不利于我军。故而赵将军务必确保粮草万无一失,有任何差池,本侯为你是问。”
“末将领命。只是,晋军虽显疲态,但精锐尚存,若是贸然决战,本将以为,短时难以取胜。”
“赵逊将军,你为镇东将军,专司守土之责,与晋军决战一事,有本将全权做主,无需多言。”
“……”
赵逊未语,很显然情况已经被百里燕料算在前。
鼎炀侯此来确实是速战速决,而且挂帅征东大将军,职务内外有别,赵逊这个镇东大将军职权上无法干涉。
这个镇东大将军和征东大将军理论上是平行职务,但镇东大将军兵员,远远没有征东大将军兵员多,其次镇东大将军负责守备,征东负责征讨,战时镇东大将军负责粮草供应安全为主,征东大将军负责作战。
当然,镇东大将军可负责作战,但权利范围比征东大将军小得多,且一定程度受征东大将军节制。现在鼎炀侯决心速战速决,赵逊即便阻止,也无济于事。
此后张隽又询问了尹秧城防务、晋军活动情况,以及周边被占城池的情况后,之后召开一系列军事会议,核心主旨内容是择机与晋军决战。
而与此同时,百里燕没资格列席会议,一直守在城北的门楼里观察咸军状态。
一批批的战船靠岸放下咸军,而后又一批批的离开,替换下一船咸军上岸。
舰船既有大小战舰,也有槽舰、运粮的辎重船,这些船塞满了兵士,像是塞牲口一般死命的装,少则装几十上百人,多则能装两三百人,如果是装货,远比装人多。但是战斗力和安全性很差,一旦被击沉,死伤会非常惨重。
咸军登陆之后,除了小部分进城以外,绝大多数在城外扎营。由于城外到处都是乱葬岗和焚尸坑,咸军只能在较远扎营。
待到天黑,咸军依然没有停止登陆上岸的迹象,此时少说已经上岸了三四万人。
待到夜间,百里燕(既魏贤)去了城东,都尉姚盛在此驻守:
“姚盛将军!”
“校军郎有事?”
“在下让将军五日前在城外各处乱葬岗抛洒生石灰,将军可有办妥。”
“早已办妥,校军郎是担心霍乱。”
“正是。此病难以短时内消除,故而许加紧防范。”
霍乱弧菌繁殖极快,传播很厉害,只要有一小撮,立马就能发展壮大。
这尹秧城的霍乱平息还没二十天,咸军大举进驻,百里燕担心再发霍乱。但愿咸军过江带有充足草药,要不然一旦爆发霍乱,咸国怕是就完了。
当天夜里,赵逊参会始终没出来,直到第二天天刚亮。伙营开饭,百里燕正在排队打饭,轮自己时候,就舀了半碗稀粥,和一块整整少了一圈的光饼。看到这里,百里燕不禁问新来的伙头:
“我说伙头,为何今日如此之少。”
“将军命令,我等只是照办。要是嫌少,你去找将军理论。下一个!”
伙头爱搭不理,百里燕端着饭碗去找赵逊。赵逊昨夜开会到凌晨,这才刚刚睡醒。
“魏贤,此来若非为了粮草。”
“赵将军料事如神,在下正是为此。今早打饭,为何饭量统统减去三成。”
“乃鼎炀侯军令。”赵逊如实道出详情。
“如此说来,粮草果然不济。”
“此事本不该你魏贤所能知悉,但你替我军立下汗马功劳,为本将出谋划策,此事本将不该瞒你。”
听到这里,百里燕隐隐感到一丝不详,接着问道:
“莫非粮草只够大军半年支用。”
赵逊摇摇头道:
“远不足半年。”
“那是四月。”
“亦没有!”
“那是三月!!”
百里燕心都快蹦嗓子眼,这时赵逊伸出两个手指,看到这里百里燕眼前几乎拉黑,这已经很明白了,大军粮草只够两个月。
“这如何与晋军决战!”
“故而鼎炀侯决意速战速决。”
“绝无此种可能。”百里燕断然否定了决战可能。
大军出征,随军供需的粮草至少需要一季,也就是三个月。大军自己携带一季的粮草作为大营囤粮,同时后方源源不断的补给,保证大军自带的三个月军需基数,始终处于三个月的量,当后方供应出现问题,就能吃这三个月的随军供需。
所以大军出征,随军携带三个月的军需的同时,后方需要源源不断供应粮草。这样一来,路上供应的粮草,加上大军自带粮草,总量不低于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