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帝国行>第692章 前沿技术(2)
幅降低,取铜含量降低后的镍固体回炉再炼,可逐步分离一些铜元素。

由于铜镍合金容易形成的特点,始终无法全部分离。合金将随着铜的不断减少,而越发难以分离,而成本也将急剧攀升。

于是这部分的镍和铜形成镍含量较高的高镍白铜,经过初级冶炼铜镍白铜,再投入铁水中冶炼,从而炼取铜镍铁基合金。

整个冶炼过程纯粹只能依靠数学推算和时间掌控元素的比例和冶炼时间,最终如何取舍,如何调配配方,都需要人工试验,以找出最佳配方。

在没有金相试验和实验室设备的当下,只能以一炉一炉的原始穷举法探寻技术规律。

这等办法也是无奈下的土法,由于技术超前,基础薄弱,必然导致技术跨度过大,而由此带来的时间、金钱、失败的风险成本成倍增加。

百里燕以能解决问题为宗旨,在此前提下保证成本、质量以及效率的相对平衡的取舍。

当然,知识的预知性提供了对镍、锰、铜在材料领域的预先认知,从某程度上而言,减少了必要的探索过程。

当然,如果成功,所得到的收益,将极大的超过预期,对政治、军事、经济领域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

在摊子已经全面铺开的情况下,再上马锰钢探索项目,情况显然不会太乐观,尤其是永兴城的财政支出,每年以百万单位计算。百货堂和永兴侯府每年进项虽多,但六成以上都扔在了永兴城。

此外国库仍不充裕,钱坊刚刚盈利,咸王并没有投资技术研发和教育推广的打算,而更多在指望永兴城自己养活自己。

显而易见,永兴城这个下金鸡蛋的母鸡,每年的收益巨大,如果再让国库贴钱,咸王当然是想不通的,更别说是文武百官。

当然,如果退而求其次,完全可以最低的代价,赚取最高的利益回报,攒下惊人的财富,就此做个安乐侯。

但百里燕相信,真理永远在大炮的射程之内,没有军事斗争准备,富足的生活都是奢谈。

花费巨资攻关炮钢,其科研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籍此可以令砡工派和永兴工匠明白冶金的真正意义,其二积累经验和数据,为日后建立相关的学科和门类打下基础,因此这笔钱和时间的花费是值得的。

而且由炮钢冶炼过程中得出的一批的合金材料多达上百种,冶炼工艺都有完整记录,并非一无所获,经过筛选和剔除,完全可以选择其中金属性能符合其他领域需求的钢材工艺配方。

十二月下旬,永兴西城铁水开炉,十门十六斤炮陆续下线,经过七天砂箱保温和自然冷却,花费四天去砂打磨探伤,探明缺陷剔除废品,然后送入砖窑之内回火消除应力,在此之后还需露天堆放两月,自然消除潜在可消除应力,最后进行第二次全面探伤和试炮。

通过金属和非金属的敲击,辨别金属材质不同部位的异常声响,可以籍此大致判断铸件内部的铸造缺陷和瑕疵,最大程度避免热试炮发生事故。

而保温冷却、回火和自然应力消除,都是保障火炮通过全部验收之后,降低炸膛事故的必要技术措施。

如果是近现代,完全可以使用大型锻压机消除材料缺陷,或是放射性探伤仪。

而事实上,当下对热处理仍停留在金属材质软硬的层面,对金属内部肉眼不可见的应力一无了解。

如长孙国早前铸炮,都是刚刚凝固不久,炮身滚烫发红,直接拆毁砂箱强行冷却,冷却后直接试炮,发生炸膛的概率也就高得多。

每门新炮出厂前,无一例外需要经过三十次预热试炮,五十次热试炮,五十次淋雨试炮

预热炮是在火炮作战前的第一次发射,是危险系数最大的发射操作,尤其是热带使用的火炮拉到寒带使用,炸膛往往出现在头几炮的预热。

热试炮可检验火炮连续发射时的稳定状态和极限状态,淋雨试炮检验火炮恶劣条件下热胀冷缩的耐受力。

以长孙国火炮为例,其火炮对骤冷骤热的雨水极为敏感,炮身热胀冷缩之间加剧材料的应力变化,高压之下引发炸膛。

这与其冶炼工艺,以及添加有生铁有关,其他诸侯国火炮同样都有此种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长孙国的作法是加厚了火炮壁厚,并增加铜箍,以增强耐压值。

但永兴城的钢炮对雨水浸润的耐受性却是要高得多,至目前为止,还没出现冷热不均,而导致的炸膛事故。


状态提示:第692章 前沿技术(2)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