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低保田的数量非常少,仅限于口粮上的饿不死,其他副食品、生活用品不足以由低保田供应,因此需要向国家租赁,如此朝廷分配的低保田要比均田法少得多,只有均田法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
而且当初订立《授田法》时,百里燕明确写入,全国粮食亩产平均达到五石后,个人分配低保田的数量会削减,始终让底层百姓维持在饿不死的水平上,籍此刺激农民租赁朝廷土地的积极性,而不至于因为科学技术进步,亩产暴增,令农民丧失劳动积极性。
因此《授田法》中长期内没有均田法和人口增长的尖锐矛盾,但时代在发展,人口会暴增,有限资源和无限人口确实是未来的主要矛盾。
尽管当下战争频发人口死亡率高,这个局面暂不会出现,然天下一统之后,天下从此太平,人口恢复增长,不加以控制生育,土地迟早要分完。
《均田法》之所以能在历代王朝早期建立起强力的秩序,是其满足了老百姓安稳度日的基本需求,后期由于人口的增长,农业技术的落后,天灾人祸的不断,权贵倾轧以及朝廷横征暴敛众多因素叠加一起,最终促成均田法走向终结。
《授田法》同是当年为解决人心和粮草的强力举措,同时今天看来也是临时举措,并不能最终解决土地的分配问题。
想到此处,百里燕又问薛博林:
“以薛公子所见,若干年后土地当如何变法,如何消除积弊?”
“回永兴侯,在下以为,当加大农业植物研究提,以升种子产力,同时以村为一个单位,以已分配的低保田做股,不论新添多少人口,减少多少人口,已经分配的低保田,划归本村共有财产,以一个户口为单位平均分配,而村外的没有分配的土地则作为朝廷所有土地,以长期租期租给百姓耕种。
如此村中自留土地所得粮食归村民所有,亦可适当征收赋税,而朝廷土地则按先行税法征税,依据每年光景好坏与国情适当上下浮动,如此日后无论增加多少人口,朝廷便不再需要分配土地。
不过如此亦有弊端,如若村中人口大增,租用朝廷土地农民必然增多,长此以往又将陷入授田法人人有田之弊端。
因此加大良种培育的同时,亦应集中高效使用土地,研发比耧车成为高效的播种机,增加城镇工商规模吸纳农民做工,最重要的仍应是继续大力推行教化,提曾百姓见识,如此便不用整日耕作而不会做工。
唯有多管齐下,疏导人口,提曾田产,扩张产业,集中屯田,多措并举方能解决人与田,田与国力的根本问题是国富民强与国强民富兼济并举之措。”
薛博林一番细致论述逻辑严谨见解入木三分,堪称世间精辟大论,百里燕被其所论深深折服。
鉴于其论述过于超前,暂不具可行性,但他不能在态度上加以做任何的肯定,遂口气平淡说道:
“薛公子之意,本侯明白了,请坐吧。”
“谢永兴侯。”
但凡与土地有关的改革,都必须慎重。
薛博林的措施大致归纳起来为四条具体化措施。一,集约使用土地。二,扩大基础教育与技能培养,增加工商业就业岗位,实现城镇化。
三,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提升亩产,推广机械化自动化播种与收割,延迟城镇化缓慢和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四,最后天下太平,适当控制人口规模,实现资源经济与人口的均衡发展。
要说这四条,基本上不都不符合当下国情,却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