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帝国行>第981章 防疫

疫苗价格如此昂贵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成本和投资回收并不是主要开销,真正的开销是防疫站和保温设备。

疫苗保存需要低温环境,修建防疫站必须修建冰窖,配发保温箱,主防疫站甚至需要扩建容量,配备二氧化碳保温器,这笔费用的投入大多的。

除此之外,疫苗的培养需要周期,产能十分有限,百里燕初期接种目标定在二十五岁以下人群,以及教育精英阶层,暂还没有满足两千万人口的疫苗生产能力,适当调高价格,赚取一些利润回哺医药行业,同时也不至于蜂拥接种,导致疫苗的浪费。

当然,也可以土法接种,直接采集牛的牛痘自己接种,但未经处里的牛痘带有其他不明致病菌,引起人体免疫系统过敏症的概率较高。

从过去两年间陆续接种的情况来看,土法接种的死亡率约在两万五至三万分之一,远比地球上高得多。

这意味着当前环境中的牛痘含有地球牛痘所没有的致病微生物,亦或是人体体质存在某些差异,因此土法接种未经基本灭菌的牛痘风险远高于灭菌种株。

仅以三万分之一进行统计,咸国一千七百余万人自行土法接种,将有六百人因此而死亡,数字不大,但在临床上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要知道,有些恶性疾病的发病率才十几万几十万分之一,接种疫苗比伤风感冒风险还高,显然是离谱了。

李懿、姬康一路大大咧咧入境,病毒随其车马人夫一路扩散,暴发天花的概率很大,对其所经沿途开展防疫接种,乃至对贸易中转地外国人流密集场所实施接种极有必要,但现在一提到钱,问题就来了。

国库近些年进项增多,支出却也不少。咸王默许百里燕大兴土木积极备战,花费连年攀升,外朝内阁均有质疑,在咸王压制下倒也没有翻起什么大浪。

而今又要朝廷出钱接种疫苗,以多数人的思维,花钱看病吃药是天经地义的,没有朝廷出钱包办的道理。所以有反对,其他人也不吭声,于是就成了百里燕与太子的当面交锋。

内阁一片沉默,气氛变得微妙起来,这时咸王打破沉默,谨慎问道:

“以永兴侯之意,朝廷与百姓分别因出多少钱资?”

“启禀大王,朝廷出资不应低于六成,百姓则支付剩余钱资,如果朝廷出资太低,百姓没有接种意愿。太高了,国库支出甚多,将影响其他开销。

臣建议,此番接种过后,每年应安排至少三十万个名额有朝廷出六成的钱供二十岁以下儿童、少年、青年接种,另安排十万以上的名额全资收费,以弥补因为朝廷补贴产生的损失。同时应鼓励民间自行采集牛疹自行接种,唯有多管齐下,方可最大程度避免疫情爆发。”

话音未落,太子说道:

“但如此仍不足以完全弥补国库补贴产生的损失,既然民间能取牛疹为药引,又何必由朝廷出资。父王,据儿臣所知,都郡试点接种以来,每年接种百姓不过区区两三万人,国库如此补贴,势必长期亏损,儿臣建议因慎重才是。”

“太子此言差矣。”百里燕否定道,接着又说:“从牛身取牛疹数量稀少,远不足用。因此必须依靠人力加以培养,而朝廷采买接种药物将以成本价格采购,因此国库虽有亏损,但并不至于亏损太多。

可如若百姓因病而大量死亡,每年因损失的劳力而又失去的经济损失,将比朝廷补贴更多。孰轻孰重,还望太子殿下明鉴。”网更新最快手机端:://

咸王看向太子,又看向百里燕,心中举棋不定,遂问高勋道:

“高爱卿,你以为朝廷该补还是不该补?”

“回大王,自古并无百姓得病,朝廷赔钱看病买药的先例,只有大病大疫暴发之后,朝廷赈灾的。臣并不反对永兴侯推行接种之法,但眼下天花尚未发病,籍此断言疫情将发未免有些过早了。”

“嗯……”咸王嗯了一声听不出态度,随后看向赵逊、卢皋又问:

“赵卿,你意下如何?”

“臣以为防疫甚于防敌,敌纵然狡诈多端却仍以明器致人死命,而疫病杀人不见显形实非人力可挡。当年尹秧之战,若非晋军罹患霍乱临阵病亡,臣等早已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但要朝廷出钱给百姓看病,确实没有先例,但没有先例可以开先例,好让后人遵前人之例,办后人之事。”

“赵卿所议有理。”咸王肯定道,又问卢皋:“卢卿意下如何?”

“启禀大王,臣以为防疫之事不可轻视之,正如军士不能不备军械战甲。倘若平日无战,便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哪日敌人突然来袭,国将毫无招架之力。

更何况疫病看不见摸不着,防敌尚且严防死守,这等看不见之疫病更需严阵以待,防患未然。”新八一中文网首发

卢皋态度坚定,咸王不再询问诺一言,转而看向太子:

“太子。”

“儿臣在。”

咸王顿了片刻,倚在软垫上缓缓说道:

“防病重于治病,待疫病来时再治恶病已为时晚矣,还是防患于未然的好。”

“父王…教训的是,儿臣明白了。”

太子极不情愿的表示认同,心里却又是另一番想法。

内阁会议结束,百里燕拟定了一份陈条交由咸王批阅,准备出宫时,迎面撞上惊慌失措的姜璨。

“世子殿下怎么来了?”

百里燕问他,姜璨语无伦次说道:

“益草


状态提示:第981章 防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