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的征北将军府座落在蓟城的城东,与鲜于银的刺史府隔得比较远。
李义入住蓟城后,对于他这个平民出身的后起之秀,幽州刺史鲜于银很是不屑一顾。除非是公事之间的来往,鲜于银一直对李义都是爱答不理的。
李义对此也是颇为头疼,鲜于银的官职虽然和他差不多,可他作为天子旧日的老臣子,地位却无比的尊崇,李义拿他还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忍辱负重。
…
这一天上午,李义正在府里的花园中练武,侍卫进来向他禀报,主薄魏澜在门外求见。
李义听到魏澜求见,忙收起佩剑,收拾了一下,前往自己的书房去见魏澜。
书房中,魏澜见到李义进来,便上前双手递上一根细竹筒道:“将军,这是刚刚收到从易京城发来的飞鸽传书。”
李义闻言就是一愣,石元霸和程绪二人驻守在易京城,自己与他们之间一向都是派信使互相联系,如今他们突然发来飞鸽传书,难道是有什么大事发生?
李义连忙取出细竹筒里的布帛,只见上面写着两行小字:“关羽领五万大军进入徐州,意图不明。”
李义看过之后,将手里的布帛交给魏澜,心里犯起了嘀咕。
魏澜看过之后,道:“将军,关羽带兵入徐州,是不是与江东的战事吃紧,殿下调他带兵前去增援?”
李义摇头道:“不太可能,殿下一直对刘备存有戒心,他好不容易才将刘备请入许都任职,剥夺了他的兵权,怎么可能轻易地又让他和关羽聚在一起。”
魏澜不解地问道:“那关羽带兵去徐州做什么,难道他想要谋反不成?”
李义在书房里来回踱着步,嘴里喃喃自语地道:“按理说,关羽他有这么大的军事动作,也该先和我们通报一声。他如今不打个招呼就带领五万大军进入徐州,这其中肯定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魏澜猜测道:“说不定是因为太子殿下不在许都,刘备想要趁机逃出许都,就命关羽带兵前去接应他,刘备或许还想要借机一举攻下徐州。”
李义道:“也很有这个可能,刘备不是个甘居人下之人,现在徐州兵力空虚,很难说他会不会趁机兴兵作乱。”
魏澜:“将军,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李义:“这个…,”
就在这时,侍卫又进来禀报道:“将军,鲜于大人派人前来请将军您过府去饮宴。”
李义惊讶地道:“哦!来人在哪里?传他来见我。”
过不多时,刺史府的一名侍卫走进来朝李义行礼道:“小人见过李将军。”
李义抬手道:“起来吧,不知你家大人为何要请客?”
来人道:“李将军,今日我家大人在府里设宴招待张瓒将军,邀请将军您前去作陪。”
李义道:“我知道了,你回去告诉你家大人,就说我稍后便到。”
“诺。”来人答应一声,随后出门而去。
魏澜在一旁讥笑道:“这位鲜于刺史,明明不喜欢将军,还请您过去凑什么热闹,这不是故意要找不自在嘛。”
李义:“也不能这么说,当初我还是个小士卒的时候,他就已经是骑都尉,如今和我平起平坐,也难怪他心里会不舒服,可以理解。”
魏澜:“还是将军您大度,不过,将军您看易京那边要不要给他们一个回复。”
李义:“我来写一份回复,你立刻安排信鸽传递过去,让他做好战前的准备,一旦查知刘备有反叛的迹向,让他们立刻发兵攻打临淄。”
李义写好给石元霸和程绪的回信,这才去内宅和夫人甄荣打了个招呼,这才带着五十名侍卫前往刺史府去赴宴。
鲜于银的刺史府并不是原来刘虞在幽州时居住的地方,而是在西城择地重新建造了一座刺史府。
李义到达刺史府门外时,正好碰上张瓒带着长子张勇、和次子张猛也到了刺史府。
张瓒看到李义,高兴地上前拉住李义的手道:“李兄弟,咱们好久未见,今日定要不醉不归。”
李义笑道:“张大哥既然有令,小弟当舍命奉陪。”
张瓒大掌拍在李义的肩头道:“喝几坛酒而已,怎么扯到舍命相陪这么严重。”
李义心里苦笑,暗道:“哪次同你喝酒回去不是吐个半死,和舍命相陪又有什么区别。”
张瓒大手一挥,冲两个儿子道:“你们两个兔崽子,还不赶快过来拜见你们的李叔父。”
“诺。”张勇和张猛乖乖地走过来给李义躬身施礼。
李义对二人关心几句后,问张瓒道:“张大哥,你回蓟城,怎么将小勇和小猛他们也带回来了,你们全都离开了居庸关,那里一旦有事发生,该如何是好?”
张瓒道:“是鲜于大人下令让我们一起回的蓟城,说是有什么事情要商议,也不知道究竟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还非要我们父子三人一起回来。”
顿了顿,张瓒又道:“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关外那些个胡人都被我老张收拾得服服帖帖,现在居庸关外三十里以内,都看不到一个胡人的骑兵。”
李义闻言心中一惊,他连忙问道:“张大哥,是刺史大人下令让你们父子三人一起回来的?”
张瓒狐疑地看着李义道:“不错,正是鲜于大人下令让我们父子三人一起回来议事的,怎么啦?可有什么不妥吗?”
李义道:“没什么,张大哥,你们先进去,我刚想起来,今天出门时匆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