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恐怖悬疑>诸天大圣人>第1039章 国策(求订阅)

李二想要国策。

江缺也想继续忽悠一番,或许可以把李二陛下忽悠瘸了。

只有李二瘸了,他才好开展接下来的计划。

隧。

江缺又说道:“治大国如小烹,我虽不懂当权管人,但我却知道一个国家要富强起来,实现国富民强,需要很多东西。

恰好这些年海外经历让我明悟一些,如果陛下觉得有用的话,大可听一听。”

李二自然是求之不得。

他正想如何才能让江缺开口,江缺便来了。

于是。

李二满怀期待的笑意,“真人请说,不过对与错,朕都会一一对照一番,采优补缺。”

但凡有利于家国,他都会采纳进去。

“嗯。”

江缺满意地点点头,李二是个明君,肯定不会错过这般机会。

正是抓住这个心理,所以江缺才知道自己有表现的空间。

才能忽悠住……

不。

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说以国策,道以明理,李二陛下必然觉得句句皆是经典治国之言。

也必然会礼待于他。

江缺都已经想好了,各种平常得计策吹嘘一番,在这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古代唐朝,一定会把李二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整理一下思绪后,江缺便侃侃而道:“想要让一个国家强大,无非是有钱有兵。

大唐的兵锋在陛下的治理下确实也不错,但这还不够,应该变得更强才行。

另外还需要百姓富裕,那样一个国家才能有钱,有税收,继而才能办更多的事。

不过这些道理想来陛下都明白,国富民强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

这些策略总结起来其实就两个字:赚钱……”

听到江缺的话后,李二陛下总觉得怪怪的,不由问道:“真人,赚钱乃是商贩所为,况且朕堂堂一个帝王君主,若是行商人之举岂不是与民争利。

况且自古以来百姓便以农耕为主,这才是过之根本,国之基石啊。”

李二有点不明白江缺的话,与民争利有什么好的。

他是没看到。

江缺满头黑线,不由冷笑道:“本以为陛下乃是千古一帝,一个明君之尊,想不到也如此局限。

若世上没有一个商人,敢问这个国家如何运转?

钱粮从何得来?

靠陛下你自己去运输,还是靠你那些要上阵杀敌的军队去运输?

百姓农耕是基础不假,但你觉得一个国家的税收全靠那些农人的贡献,能有多少?

自古以来还是刀耕火种,陛下为何也不让百姓尝试一下几千年前的模式?

一个模式是否好与坏,需要不断的实践,需要不断的改进,与时俱进方才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根本。

如今陛下你愿意墨守成规,几十年后,甚至几百年后你的后人同样墨守成规,你觉得这个国家是在原地踏步,还是在迈步向前?”

李二:“……”

若是一般臣子,哪敢这般与他李二说话。

也就是江缺的三言两语,呵斥得这位千古帝王无反驳之言。

他张了张口想辩驳,想解释一两句,可苦于无话能说。

江缺提出来的东西太过新鲜,也太过匪夷所思,更具有颠覆性。

李二一时半会也难以接受。

但紧接着,江缺又一次说道:“我知道陛下可能不信,但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大力发展商业,陛下趁机可以收取商业税,具体怎么收法可以细细研究一下。

强力推行,以手中之兵锋为保障,必然可行,等商税收上来后,国库必然充盈,到时候不管是对外征战,还是储备粮草,都是有利于国家的。

至于说阻碍,肯定会有的,但陛下如果换一个角度想想,只要商税收得好,若一年堪比大唐现在几年的税收收入,不知道陛下你又做何感想?

如果陛下仁厚一些,减免或者调低普通农耕百姓的赋税,这才是真正的不与民争利。

如果商业足够发达,一人一年从事商业行为就可以养活一家老小数年,陛下觉得土地还重要吗?

至于粮食,我当年随同师父一起游历世界的时候,曾于南方诸小国内发现一年两熟,甚至是一年三熟的水稻,还有旱稻,以及此前所说的耐旱高产的作物。

如果陛下引进这些,足以让大唐不缺粮。

另外也可以让南方那些臣服大唐的小国们用粮食进贡,并通商贾贸易,开边市,粮食自然也不缺,还能因此获得一批新的税收——关税……”

随着江缺讲解的继续深入,仿佛为李二陛下打开一扇新的大门一样。

这是一个他从未了解过的领域,自然是被江缺的国之大策说得一愣一愣。

没错。

即便是李二也不得不承认,只有一个国家有钱了,他才能做更多的事情。

甚至是亲征突厥。

当年的渭水之盟让他李二陛下丢尽脸面,如果有钱有粮的话,他也不至于憋屈这么多年。

想及此。

李二便问道:“真人,你所言这些策略,可能真正的施行?”

“能不能不是我说了算。”

江缺说道:“天下是万民的,但归根结底是陛下你的,怎么治理是你说了算,新的政策能否落实到实际,其实也与你坚持与否有关。

我只出策略,况且我只一方外修士,并不会参与其中。

具体执行与否,还要靠陛下你自己才行,这也考验你的魄力。

另外,陛下如果觉得大规模


状态提示:第1039章 国策(求订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