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双鹰旗下1>五四、基希拉海峡之战(二)

豪斯上将进入到指挥作战室,走到海图桌旁,此时参谋人员已经将敌人舰队的模型摆在了伊奥尼亚海南部的位置,很明显,这支舰队目标似乎也是冲着涅戈万舰队而去的。

“发电报给涅戈万将军,他们现在的位置。”豪斯决定打破无线电静默,现在已经没有用了,整个舰队沿着目前的航向继续向前行驶着。

“报告将军,涅戈万将军来电,他们大约在我们前方25海里。”大约十分钟之后,通信官向他报告道。此时,对面那支法国舰队也发现了他们的行踪,开始向他们的位置进行转向。两支舰队以每小时35海里的相对速度迅速接近,20分钟后,就会进入到彼此的射程之内。

“命令巡洋舰和驱逐舰远距离监视战场,战列舰分队准备迎敌!另外命令涅戈万将军率舰队全速赶过来。”豪斯当机立断,他需要和敌人打一架,如果能拦住敌人最好,如果不行,可以佯装不支向伊奥尼亚海北部撤退,引诱敌人追击。

“目标距离大约20海里!”通讯官继续报告着从“维斯岛”号驱逐舰上得到的情报,德奥驱逐舰和法国驱逐舰的性能要比英国人好得多,排水量也大。如果天气晴好,现在了望手已经能够看到敌人的踪影,但海面上灰濛濛一片,什么也看不到。豪斯感觉到自己心跳在加速,虽然表面上看上去显得很淡定,但确实也是第一次经历这种情况。

虽然现在还看不见敌人,但很快他们就会出现在自己的射程之内。

舰队开始转向,插向敌人航向的前方,战舰上巨大的炮口转动缓缓指向发现目标的方位。随着距离不断拉近,了望手们已经可以看到了海上的目标:对方是由八艘主力战舰组成的舰队,而不是之前所报告的五艘!

豪斯很容易就能判断出这是敌人的舰队,以意大利目前的情况绝无可能派出这么一支庞大的舰队,如此规模在地中海中游弋的除了英国人就是法国人,而英国人主力舰的数量是十,且分成了两支舰队。

现在英国人还没有对德奥帝国宣战,估计也就是最近几天的事。

奥匈舰队很快就摆出了战斗队形,各艘战舰上都升起了战斗旗,而拉佩雷尔中将却有点犹疑,对面会不会是英国人?

海面上由于小雨变得雾气迷蒙,根本看不清对方的旗帜。

“目标9100,方位右前12度!”炮术指挥官直到如此近的距离上才第一次锁定了目标,并迅速报出数据。

扬纳克走到一直在观察着海面的豪斯上将身旁,提醒道:“阁下?”

一开始他并没有得到答复,直到时间又过了十几秒。

终于,一直保持着沉默,仿佛对身边发生的一切毫不知情的豪斯上将抬起了右手:“通告各舰,开火!”

上午12时23分,德法舰队双方相距大约9000米,法国人的旗舰“孤拔”号上闪起了灯光信号,讯问对方的身份。

回答他们的却是远处轰隆隆的一阵炮响,德奥海军的旗舰“卡尔大公”号首先发起了攻击,随后德国舰队中各舰也陆续开始了炮击,海面上顿时闪耀起了一团团的火光。

一道道的水柱在法国战舰附近冲天而起。

由于距离过近,一开始,战斗就以一种激烈的方式拉开了帷幕。

自1866年热那亚湾海战之后,奥地利帝国海军就从来没有再经历过海上战争,而那时德意志还没有海军。法国人比奥地利人也好不到哪去,除了1884年在远东欺侮了一下弱小的清国水师,而且还赔上了他们的远东舰队总司令,拉佩雷尔中将现在的旗舰就是以那位倒霉的总司令命名的。

所以这次注定了法国人今天的运气一定不会好。

法国人在经过最初的慌乱之后,也立即开始开炮还击。

海面上顿时炮声隆隆,重达半吨的炮弹带着尖啸声划过海空,激起一道道冲天而起的巨大水柱——在如此近的交战距离上,两支菜鸟舰队还是在前三轮齐射中都没能命中对手。海面上硝烟弥漫,炮口所产生的浓烟几乎遮住了军舰的身影。

炮手们机械地重复着紧张的操作:打开炮尾的炮闩,将扬升机送上来的炮弹用推杆使劲推入炮膛,再装入用真丝缠裹的发射药包,然后关上炮闩,根据射击指挥官的口令调整发射角度,在接到发射命令后扳动发射击锤。在底舱的水兵则忙着将数百公斤重的炮弹和发射包从弹药库中搬到提升机上,理论上一门305毫米主炮每分钟能发射1.5发炮弹,可在实际操作中,军舰每两分钟能打出一轮齐射就已经很不错了。

在9000米的距离上,双方战舰上的副炮也都加入到了射击的行列,整个的海面上更显得凌乱。反而是首先开炮的德国战舰先挨了一枚炮弹,法国“祖国”号前无畏舰上二级主炮发射出来的一枚203毫米高爆弹击中了德国舰队最前面的“欧根亲王”号舯部烟筒稍后的位置,它的后甲板上顿时燃起了大火。火光和浓烟在阴沉沉的海面上特别显眼,可怜的“欧根亲王”号成了对方重点照顾的目标。

好在这级排水量超过30000吨的巨舰防御性能不错,而且德奥军舰一贯的设计风格也是比较皮实抗揍。

在这之后,德国海军战舰上的水兵似乎因为友舰遭受到了攻击而生出了敌忾之心,火炮一下就打得准了起来,接连命中了法国战舰“让?巴尔”号、“真理”号和“正义”号,特别是“正义”号,接连被命中了两轮齐射。

法国人


状态提示:五四、基希拉海峡之战(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