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汉官之陈>第七十八章:议事

宣室殿。

申屠嘉接到刘恒命令后就赶来了。

申屠嘉就看到了一旁的陈安估摸着这次事情恐怕又和陈安有关。

“微臣拜见陛下。”申屠嘉拜道。

“免礼,你看看这卷奏章。”刘恒将陈安那卷递了过去。

申屠嘉接过开始观阅,在观阅的过程中申屠嘉的脸色变幻不定。

陈安这卷奏章的大概意思就是以长安为试点建立学府,民间百姓的孩子六岁至十二岁之间,均可报名参加,而今年只是开始搭建学府所需房屋,一年后开始招生,第一批学生数量由到时候的报名人数来定。

再根据是否识字来分成不同课堂,不识字按其所定的“拼音”来重新来进行教学,识字后再学习其所写的《三字经》,其余书本与这个时代其他所学差不多,如《九章算术》。

等长安施行后第二年推广到每个郡城;等到十年后便可开始“科举”,用陈安的话来说就是从全国各地的学子中进行层层选拔,选出成绩优异者为官。

重点就在于“科举”这里,如果这时候开始直接开始科举,那么世家贵族都会赞成,因为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书籍都是收录于世家贵族的书房内,普通老百姓是没法见到的;所以这时候实施就相当于给了世家贵族更多的为官机会;但陈安设定为十年后,十年后这些孩子都长大学成,这就是在和世家贵族抢饭碗。

这个时期朝堂之上的官员要么是和刘邦打天下功臣的后人,要么是他们的亲朋好友,他们形成了新的世家贵族;再者就是一些秦朝时期幸存的乃至春秋战国的老牌世家贵族,或一些百家的弟子;当然也有一些靠着买官买来的。

申屠嘉看完后递还给了刘恒对着陈安开口说道:“陈中郎你可知上奏谏言一事不是你的职责范围?”

陈安闻言愣了下,随即说道:“上奏谏言之事不论是不是下官的职责范围,但下官认为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理应上此奏章。”

申屠嘉本还想说什么,刘恒却开口了。

“好了,你们先安静一下,就陈安刚才的奏章,丞相有何看法。”

申屠嘉拱手说道:“臣认为此事不可行,且不说那‘拼音’是否可行,《三字经》臣刚才看了一下,确实是有些道理;但重要的是后面所说十年后的‘考举’一事,势必会引起朝堂的动荡。”

刘恒听完后看着陈安,嘴角微翘:“看见没,丞相也认为此事不可行。”

“陛下,微臣斗胆说几句;如果不实施‘考举’,继续按照目前的为官制度,陛下所能任用的人才会少许多,官员均靠着下面举荐,可供选择范围太小。”陈安据理力争的说道。

“可是这样也比朝堂动荡要来的好,目前国家较为安定,北方匈奴虽然还在虎视眈眈,但也不敢贸然再次大举南下,我们内部自然不能乱了!”申屠嘉又说道。

一旁的窦婴现在看的是觉得异常精彩,窦婴本来认为自己胆子够大了,可没想到陈安的胆子更大。

说实话,刘恒其实已经对陈安的提议动心了,这样考举的制度可以帮助自己从全天下网罗人才,现在就是有关这个考举的时间问题需要调整

刘恒见这样下去半天没有结果,于是开口道:“你们两位说的各自有其道理,朕刚才想了一番,认为可以二者兼得;考举给予大家一年准备时间,明年可以实施;再陈安的置办学府也可以,给与百姓的孩童学习的机会;这样就不会引起下面的冲突。”

陈安听完后就知道目的已经基本达到了,本想着如果刘恒不同意自己就可以在十年这个时间上做出让步,自己还年轻,还有机会,等十年后,到那时制度也相对完善,也可行。

陈安拱手说道:“微臣没有异议。”

申屠嘉却还是说道:“臣认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陛下可召集众位大臣重议此事。”

刘恒闻言微微颔首:“可以,不过在这之前,陈安你给朕讲讲这‘拼音’和《三字经》是怎么想的,这真是你写出来的吗?这上面有关孟母的故事朕听过,但这‘窦燕山’又是什么,还有这个‘融四岁,能让梨’的‘融’是指的什么人吗。”

陈安所撰写的这部《三字经》其实是一个缩减版,只写到了“君则敬,臣则忠”,中途甚至于有关‘士农工商’的也删掉了,毕竟现在实施的‘重农抑商’的政策不好推翻;再后面对于整个华夏历史的那一段也删除了。

“回禀陛下,这‘窦燕山’是周朝时期燕国的一个人,他教育的自己五个儿子都很有才能;这‘融’是指一个叫‘孔融’的人,是周朝时期鲁国人,他四岁的时候就知道将大梨让与兄长。”陈安回到道,不过将两人的所处的朝代给更改了一下。

刘恒听完一惊:“有如此之人,为何朕以前没有听说过,你又从何得知?”

“这些都是微臣阿翁在微臣小时候所讲,微臣的记忆力尚好就就记住了。”陈安说道。

“那这些你所说的‘拼音’呢?”

“有关‘拼音’是臣小时候阿翁教导臣识字时,臣为了方便记忆而画出来的,陛下您看是不是没有规律可循呢?”陈安抿了抿嘴答道。

刘恒闻言低头看去。

“看着确实没有规律可循,那你怎么能确定让那些孩子记住呢?”

“因为我们人在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以及记忆力都较强,所以经过诱导是很快可以学习掌握的。”陈安再次答道。

状态提示:第七十八章:议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