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大唐再起>第五百三十五章雨花台

“等了将军良久,终于来了!”

李信迎了上来,脸色挤出一丝笑意,只是话语中,显得很生硬。

周奎理亏,资历和爵位上又比不上李信,所以只能憨笑道“这路上被吴越国的水师阻拦了一二,耽搁了!”

“哦?解决了?”李信有些诧异。

“当然!”周奎肯定地说道。

“既然如此,倒也是件好事!”李信想了想,说道。

于是,就这般尬聊了几句,一行人就来到了营寨。

船上的承天府的卫军,也缓缓地下船,进入军寨中休息。

似乎注意到了李信的目光,周奎笑着奉承道“这些是承天府的卫兵,还未设统军,也就一起让伯爷指挥了!”

“也好!”李信知晓,这是皇帝为了统一指挥权,特意没有任命承天府卫军的统军,毕竟名义上,承天府可是国都,在他之上。

想到这份贴心,他不由得会心一笑。

李信言语不多,其他人则不敢过多的放肆,这场酒宴也就有些平淡。

不过,李信的心情倒是愉悦。

并非是因为那万人的卫兵,而是百门火炮的到来。

这边说一下,李嘉让人制造的火炮,并非那种细长的小炮,几十毫米的口径,这种炮威力不行,尤其是在攻城战,简直是给城墙挠痒痒。

所以,制造的火炮,乃是仿制的红衣大炮,在明末清初,赫赫有名。

其实,这是一种前装的舰载加农炮,本就作用于船上,明朝官员往往在这些巨炮上盖以红布,所以讹为“红衣”。

这种炮,炮管长度2一3米,呈前细后粗型,口径大多在100毫米以上,重量更是非凡,数百斤不止,普遍在五百斤左右,弹药较重,可达数公斤乃至10公斤不等。

弹丸是以由石、铁、铅等材料制成的球形实心弹为主,也可发射链弹、霰弹等弹药。

有效射程在五百米以内,最远射程在五里,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改进的,到了清初,有效射程就到了三里,各种类型的数百种之多。

可以说,这种火炮,天生就是用来攻城拔寨的,除了水师外,只能用来攻城。

至于说准头,请原谅这个时代没有标尺,这种火炮的优点,就在于长,而不在于准,哪怕把一面城墙放在它几百米远处,它也不一定能校准,而且,还收到地面平整,以及位置凹凸等影响。

所以,需要大量的火炮,进行集中炮轰,十中一,就算是撞大运了。

一百门大炮,从下午,一直到第二日中午,上万人的努力下,才堪堪下完。

然后,人拉马拽的,终于来到了营寨。

一门数百斤的大炮,最起码要有十个人伺候,极其麻烦。

第三日,休整了一天半后,周奎就与李信一起,准备攻伐金陵城,而在攻伐金陵城之前,还要扫除它四周地界,再集中全力于金陵城。

这叫总分总。

这一日,天气晴朗,两人登高而望,在金陵城的南边,有一个制高点,名唤雨花台,依旧在伪国的手里。

东边靠江的,则是唐军的营寨,旌旗飘飘,人声鼎沸,

再往南看,就是牛山,军寨的木头都来自于此,起伏不定,甚至还能听到树林深处古刹的钟声。

而江陵城,不仅城墙工事高大坚固,而且城内还有好几万禁军,以及数十万百姓,可以抽出十万壮丁,来守城,凭借着几万人,就想攻克这座江南望城,简直是像在说一句笑话。

但,现实往往就是那么可笑,李信手心,满打满算,也不过是四万,与金陵城的守兵相差无几。

“咱们今天,就要把雨花台给弄下来,断金陵一臂膀!”李信眼睛明亮,自信满满地说道。

雨花台,早在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就在此地筑“越城”,因岗上遍布五彩斑斓的石子,又称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后来南北朝时有高僧在此讲座,然后就说感动了佛祖,遂落花如雨,化作遍地绚丽的石子,雨花台由此得名。

而在雨花台上,驻扎了数千兵马,可以说是攻城前,必须攻克的地方,李信毫不犹豫,直接带了二十门大炮,直接朝着雨花台而轰去。

“轰隆——”

“轰隆隆——”

两百响过后,雨花台军营已经被轰炸的七零八落,大门围栏已经垮掉,兵卒胆丧。

“杀——”李信自信一笑,大声喊道。

随即,五千荆南卫的兄弟们,在一片狼藉的情况下,直冲而上,将本就溃不成军,狼狈不堪的士兵,杀个片甲不留,或者说,大半的都投降了。

其实,主要还是威慑力太强,真正掉落在营寨的,只有十几枚炮弹。

兵卒们将军们,正要严阵以待地等候袭击,突然,一枚圆溜溜的石头,突然就从天而降,出现在一位普通的兵卒身边,将他旁边的朋友,五六七八个的全部带走,断肢心脏骨头脑袋,散落一地,拖出一条长长的血印。

还有的炮弹,杀死人后,还仍嫌不足,又蹦蹦跳跳地去了茅房,将拉屎的几个兄弟死死地带去了粪坑,活活的砸在其里面。

救吧?看样子没几天活的。

不救,又感觉过意不去。

当然,这样矛盾心里的没几个,但大半的人,会被吓的魂不附体,抵抗都忘了,或者是说,其残酷,以及突然性,打破了他们的认知,从而造成抵抗低下。

区区半个时辰,雨花台数千兵卒,就一朝尽灭,不带有一丝抵抗的。

“就这么,


状态提示:第五百三十五章雨花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