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明帝国的崛起>第六百零一章 火(上)

望远镜是军中装备,属于军国利器,市面上根本没有卖的。武安侯郑英作为右军都督自是拥有一个。

郑英四十多岁的年纪,看着儒雅,穿着普通的青衫,将手里的望远镜放下,轻轻的点头。

他其实不愿意来的。但架不住寿龄侯一直催他,不得不过来一趟,目睹着这一幕。

要说快意肯定是有的。美食镇是张昭的根基之地。因为这里可以给张昭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安置新军营的伤残、退伍士卒以及阵亡士卒的遗孀。

但他毕竟是带过兵的,知道不到最后就要保持谨慎,不能放松心神。

而所谓的“最后”就是要看张昭和张鹤龄的交锋。到底是张鹤龄把美食镇的利益吃掉一块破坏这里的生态,还是张昭把张鹤龄赶走保住其基本盘。

隔着几条街道,火焰冲天。寿龄侯张鹤龄扶着栏杆得意的大笑,“哈哈!”

他有一种京师任我横行的快感。

新秦伯张昭又如何?还不是被我踩在脚下。

元宵佳节,本来是赏灯的人流密集地之一的美食镇发生打砸、纵火的事情,几乎在一瞬间就引起美食镇西街中赏灯人群的恐慌。

“跑啊!”

人群之中不知道谁喊了一声,街面上摩肩接踵的人流立即变得异常的混乱。

往前走的人想要远离发生火灾的店铺,往后的人还未反应过来就被迎面重来的人给推搡着。勾栏瓦舍里寻欢作乐的人纷纷慌乱的跑出来。

场面混乱不堪。

隔着几条街的游客、食客、掌柜、伙计等人或在酒楼高处或在街边远远的在“围观”着这场突如其来的混乱,议论纷纷。

“怎么回事?李相公的铺子怎么突然间起火。是他的店铺吧?”

“就是府学李相公的铺子。”

“哪里是什么突然起火?是有人在纵火。听说是李相公早几天拒绝寿龄侯府压价收购他的铺子。刚刚我听仆人来说,寿龄侯府的王管事带人把李相公的铺子给砸了。这火八成是那些人放的。”

“寿龄侯行事太嚣张。一点规矩都不讲。”

“美食镇这里的店铺虽然日进斗金,我看还是早点转出去为妙。那生儿子没**的狗东西有宫里的娘娘护着,咱们这些贱民算什么?”

在肉眼可见的混乱之中,有人被推到在地,大量的血渗透到街面上。这一幕很多人都看到。

美食镇人口密集,消防向来是重中之重。本来就在街口待命的消防队伍在西街这里起火之后迅速赶来,大约一个时辰之后才将火势控制住。

而此时,李幽所拥有的店铺已经被烧毁,左右隔壁总计五间店铺被烧毁。

元宵节发生这样的“大事”,随着府局局长李道立到场,消息迅速的上报、传开。

身在深宫之中的弘治皇帝都得到消息。

春节期间只停刊七天的报纸在此时早就恢复,大大小小报纸的新闻记者如同闻着味道的鲨鱼般在夜色中迅速的聚集而来。

张昭在元宵节同样带着妻妾们外出看灯会。

京师里传统的灯会是午门外举行的“鳌山灯会”。这个灯会起源于永乐七年。太宗皇帝在诏书里写的明明白白:“如今风调雨顺、百姓乐业。从他饮酒作乐快活。兵马司不禁。”

而自太宗皇帝迁都北平之后,在金陵的鳌山等会同样是搬到京师来。

在元宵节这一天,百姓可以进到宫中在午门前观灯。灯会上会有各种精巧的灯、各种节目。至二更时(晚上九点至十一点),皇帝会带着妃嫔、文武百官到午门观灯。

这时是整个元宵灯会的高-潮。

弘治皇帝下旨罢灯会,就是免掉午门前的灯会。这确实是“节俭”之举。因为灯会不是所挂几个灯笼,搞一场“晚会”就完事。还要燃放大量的烟花。

在此时古人就已经研究出各种款式的烟花。燃放之后,在天空中呈现不同的景观,美不胜收。

元宵之乐,即便是常年深居宫中的万历皇帝都会露面。这是一个重大的节日。

而京中的灯会除却官方的,还有民间自发的。最热闹的去处就是东华门外的灯市口。花灯二里,灯火如海,五光十色。另外便是美食镇中的灯会。

现在的交通条件、安保措施都不到位。张昭当然不会带着全家人去街面上去别人挤来挤去。他带着妻妾在美食镇中的一座高楼的阳台上欣赏着灯市。

美食镇在修建之初采取的是中式古典风格。都是木制的酒楼、屋舍。但随后因为钢筋混泥土的出现,并且人口不断的涌入,开始修建“筒子楼”。

而根据修建筒子楼的经验,开始出现六层楼高的老式楼房公寓。户型方正、南北通透。

张昭目前所在的这栋楼距离美食街的知行酒楼也不过一百米。整栋楼都是他的物业。

在宽敞的阳台之中,透过玻璃,娇妻美妾们正兴致盎然的拿着“望远镜”观看着如同灯海的正片区域。在望远镜的帮助之下,灯谜是看不成,但灯笼的形状看的清清楚楚。

“呀,小姐,快过来看。这只灯笼是三国里的人物。”秋月身姿高挑曼妙,性子活泼,站在阳台一角喊着王小娘子。

“我看看。果然和西安府的大不一样,到底是京师风华啊!”王小娘子手里拿着望远镜,啧啧称奇的感慨道。

陈夕凤正在给婉儿讲解着美食镇的布局,以及今晚的耗费、活动安排。

张昭对这如


状态提示:第六百零一章 火(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