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奋斗在开元盛世>第399章3郎何必为难3郎

就在牛仙童暗自腹诽的时候,李老三的脸就沉下来了,我问你话呢,你哭丧个脸就怎么回事!?难道你跟这个安禄山还真有事?!

这时候,就连高力士都有点看不下去了,不得不在旁边提点了他一句。

“知道什么就什么,陛下动问,你还不如实回答,这个安禄山,到底是怎么回事?”

牛仙童听了这话,这才猛然反应了过来,自己可能是想多了,李老三问安禄山是怎么回事,没有其他深意,完全就是字面的意思。

意识到了这个,牛仙童甚至心中有一丝窃喜,在李老三怀疑他跟幽州节镇藕断丝连之后,随即又通过他牛仙童来了解幽州将领的具体的情况,这明啥,这明李老三还是相信他的,起码相信他刚才表现出来的惶恐和冤枉……行,只要是这个,刚才那顿大嘴巴子就没白抽。

这也不怪牛仙童是个贱皮子,他本来就是李老三的家奴而已,别看他身穿红袍,在皇宫之外也能人五人六的,但是在李老三面前,他还真拿不起架子来,况且,这里面还涉及到了大唐宦官监军的另外一面,李老三派自己心中的宦官到方镇监军,一方面是看着方镇别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另外一方面,也是了解方镇具体情况的一条隐秘渠道,得再直白一点,宦官监军到了方镇之后,还身负刺探情报的重任。

人员情报,自然也是情报。

故而,李老三对牛仙童直接询问幽州将领的具体情况。

牛仙童把心放到肚子里面之后,哪里还敢怠慢,赶紧把自己了解的情况原原本本地交代出来,从安禄山的出身到他和张守珪的相识,再到他得了张守珪的赏识,在幽州方镇如鱼得水,等等。

李老三一边听着一边缓缓点头,尤其听到安禄山刑场上、生死之间的那句话,“大人不想杀胡否”,双眼之中也不由得精光一闪。

牛仙童还真没注意这个,生怕自己介绍的不周全,影响了李老三对安禄山的感观,绞尽脑汁地一通介绍,最后却又再一次跪倒在地。

“启禀陛下。

刚才奴才多嘴,实在是无心之过。

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安禄山都被推上刑场了,眼看就要开刀问斩了,结果还心心念念地要杀胡……再加上今年年初他安禄山和其他幽州将领一起来献俘津桥,奴才又亲眼见了他一面,感觉上,他是个忠义之人……

结果,他得了节帅张守珪的信重,统领三万边军出塞作战,不管威震塞外也好,还是大败亏输也好——军阵之事,奴才不管妄言——但是奴才就想着,无论如何,他也不能是临阵脱逃之辈啊……

倒不是他安禄山有多么忠勇,而是他心心念念地要杀胡,结果到了对阵的时候,不杀了?

奴才想不明白这里面的缘由,这才妄自开口……”

李老三听了,没搭理牛仙童的再次喊冤,倒是面无表情的点零头,他也纳闷呢,听安禄山的情况,好像是个一心杀饶忠勇之人,并且人家也是一直这么做的,要不然的话,以他一个区区杂胡通译的身份,如何能够在短短时间内成长为幽州有名有姓的将领,还能统领着三万大军出塞?即便有他干爹张守珪的照应也不行啊。

大唐军方什么德行,他作为大唐子还能不知道吗?

最重军功!

不管你是什么职位,都没用,军功拿出来比划比划,要是你强,我就服你,要是你不行,就算你是张守珪,我也得用鼻子眼瞅着你!

为啥?

我眼睛里面,没你!

在这种情况下,安禄山能够带着三万边军出塞作战,即便有张守珪的支持,没有军功打底,也是万万不行的……而幽州的军功从哪里来,两个字,杀胡!只有对外作战胜利了,才有军功落在头上。

这么一看,安禄山不但心念杀胡,而且还身体力行来着……

这样的人,会临阵脱逃?

李老三就有点迷糊了。

可是要安禄山没有临阵脱逃,又不对,毕竟这个结果是三堂会审审出来的,关于这一场三堂会审,政事堂的张九龄还专门汇报过一次,是要以这场三堂会审做一个试点,以后再审讯犯官的时候,继续保持着所谓“专家顾问”制度,比如有官员贪污,就让户部派人以备咨询,比如有犯官弄权科举,就让吏部派人协助,当然,还有安禄山这种,如果是军阵之事,就让兵部派人……也就是,这一场三堂会审,不仅仅是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个衙门审问的结果,还有兵部在其中的一份助力……

这么多衙门联合办案,结果办出来一个糊涂案子?

李老三第一个不信,第二个,这要是真的,那可就麻烦了,明大唐的好几个衙门的经办人,都是素位素餐之辈,起码也都是平庸之辈,这要是一个衙门一个官员如此,还好,就怕好几个衙门好几个官员都是如此……

李老三正是担心这个,才不得不慎重对待。

他这一慎重可倒好,又把袁仁敬的奏折拿起来了,仔细一看,眼神顿时一凝,因为他看到了一个意料之外、清理之中的名字。

谢直。

李老三这才想起来,张九龄在汇报“试点三堂会审专家顾问制度”的时候,还特意提过一句,因为是试点,三法司的官员,肯定不熟悉,兵部的官员,肯定也不熟悉,他们之间应该建立起来一个桥梁,这才能让信息传递得通畅,所以,这样的一个另类的“通译”,很是重要。


状态提示:第399章3郎何必为难3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