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爱》原定的拍摄周期是从七月底开拍,然后争取八月底就把拍摄工作完成。
一个月的拍摄时间按理来说也就够了,毕竟这部电影也没什么大场面,场景多围绕两三个地方进行,不用频繁的进行转场。
大约也就比《活埋》难一点吧——《活埋》三周就完成拍摄了。
但想法是美好的,耐不住现实之间的差距啊。
莱曼与瑞恩都没参与剧组的前期筹备,托马斯一个人忙疯了,也没能筹备的很快。
这都八月中旬了,莱曼终于想起了自己的工作。
到了下午时分,三人顺利抵达巴黎国际机场。不过晚点了大约半个小时吧。倒也还算正常。
一出检票口,莱曼赶紧打电话跟欧罗巴影业的人联系。
“怎么样?”看到莱曼放下手机,伊娃问道。
“在门口等着呢,我跟他们说了,就不去那边打招呼了,会直接送我们去片场。”
......
巴黎的天气说实话还不如洛杉矶,已经八月,暑气依旧明显。
三人穿着大长袖,不一会儿,就感到热。
各人拿着自己的行李箱,顺着人群往外走。
刚出大厅,立马发现了来接他们的人。
没办法,有点明显。
光那大牌子上写的《微爱》,就很吸引目光。
而那举着牌子的人更过分,生怕莱曼几人看不见,举的老高。
莱曼赶紧过去搭话。
那人听了,欢喜一笑,又带着他们出去找车。
车就停在机场出口的路对面——两辆标致。嗯,标致是法国雪铁龙集团的子公司,在法国,算是比较大众化的车型。
其中一辆车里,还坐着人,许是看见了他们,拉开车门下来招呼道。
“来了,上车吧。”
这人正是有段时日不见的乔治。他依然是欧罗巴影业专门负责莱曼执导项目的中间人。
“麻烦你了。”莱曼笑道,拍了拍他肩膀。
“没事,今天刚好闲着。再说了,转乘比较麻烦,那地方,开车不好过去,中间有段路垮掉了,正在抢修。乘火车的话,我怕你们找不到道。”
几人上了车,缓缓驶离机场,不经巴黎市区,直奔东南方向。
乔治随身带着通告和安排的计划表,各给了瑞恩、莱曼一份,同时简单的汇报了一下筹备情况,“现在我们正在安纳西小镇的那处城堡庄园布景,工程还蛮大,托马斯还在那边负责。”
“演员的话,苏菲-玛索来过一次,看见你不在,又离开了,说是拍摄前,给她打个电话。至于男演员,你心里怎么想的?”乔治问道。
《微爱》大约有三个主要人物外加一个戏份还算多的配角。
女主角苏菲-玛索、伊娃-格林是早已确认的事,但两个男演员,却还是没确定。
“希斯-莱杰一个,剩下那个男配,我会在找的。反正现在也不急,还有时间。”
“嗯。”乔治也没反驳什么。
以现在莱曼的地位来说,他有任性的资格。
“但还是抓紧一点时间,最迟八月底也是要开拍的,不然拍摄预算拿不准。”乔治提醒了一句。
“放心,还有半个多月呢。没事。”
.....
像《微爱》这样的小投资电影——成本初步制定为一千万美金。
即便莱曼已经足够有实力和资本,也不可能单方面揽活。这是个很不好的信号,别看一直以来他和欧罗巴影业、派拉蒙影业合作的很愉快,那也是建立在他能带给对方收益。如果一旦他露出想要吃独食的想法,信不信现在还十分友善的关系就会立马破碎——吕克-贝松再欣赏莱曼,他也是一家制作公司的总裁,他需要为自己的公司负责。
而且,在娱乐圈,大家最讨厌的就是吃独食。
迪士尼、华纳、环球......那样的有渠道、掌控力,也不得不引进华尔街的资本,或者允许其他势力的分润,为什么?
无他,由利益与人情层层交织的圈子,也必然需要顾忌这、顾忌那的。
何况,一个人的资源是有限的,全靠自己的话,风险也太高,还落不着什么太大的好处。
最常见的方法,还是多找几个小伙伴分摊成本。
这一次,也依旧是遵循了前面的合作——三家出资,共同承担项目制作。
唯一不同的是,莱曼的曼恩工作室的投资比例稍稍上升,占到了百分之35,而且没计算他个人的身价——两百万美金的基础片酬,外加北美与法国两地加起来的百分之15的票房利润。
为此,欧罗巴影业的董事会与管理层还对吕克-贝松的同意颇有微词。
可惜,吕克-贝松看的比谁都远,也明白要维系好双方之间的关系,就不能总是高高在上,把合作视为施舍——很大一批的管理层就觉得是欧罗巴影业成就了莱曼如此的地位。他理应识相。
哈哈,听了真让人好笑。
他的现在不都是拿成绩一步步的争取上来的吗。
从《活埋》的二百万买断,没有任何分红,到《三傻大闹宝莱坞》有了百分之8的票房收益,再到《狂怒》里的投资份额......
谁还不是靠实力说话呢。
如果他没这个资格,想必派拉蒙都不会答应这种条件。
只是,有些人总是会刻意的忽略掉这些。
发行的话,还是欧罗巴负责国际,派拉蒙负责美国与加拿大地区(加拿大的电影市场一般也是跟美国一起算的,至于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