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都市现代>养生小餐厅>第八十九章:风险

杜清和对比了一下梁成有的“自述”,发现村民们知道的还是太少了。

“你们说的情况,我会帮你们传达的。”

杜清和说的是实话,他确实传达了上去啊。至于为什么“还没人”来查,杜清和也心里没底。

“那太感谢领导了,领导,你说如果抓了梁成有,我们的危房改造款能下来吗?”

看着几个村民期盼的眼神,杜清和叹了口气,说道:“等那个钱下来,你们的房屋也要塌了。”

这是实话,走审批流程的话,把钱等到,起码也得半年之后。粤西地区多台风,等到台风来了,别说这些危房,就算不是危房,都有被吹掉的危险。毕竟超级台风的威力不是开玩笑的,人在天地的面前,还是太过渺小了。

三个村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同时叹了口气:“谁不知道啊,有头发谁想做癞痢,这不是没钱吗!”

“这样,我知道潘州有一个餐厅,每天都要收不少蔬菜,如果你们能提供蔬菜的话,我可以保证你们一个月能有两千多的收入。要是你们能建成一个蔬菜生产基地,保证每天都有蔬菜产出,我甚至能让你们的蔬菜卖给潘州的大酒楼。”杜清和尝试着引导他们种植蔬菜。

可这三个村民一听,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你一个嘴边无毛的后生仔,空口无凭也敢说这种话?”

“要是我跟你们签下合同呢?”

杜清和连忙跟进说道。

“信不过你啊,后生仔。”这年纪大的村民很谨慎,甚至可以说是谨慎过头了,“我们是有点田地,但都是要种粮食的。要是连这点口粮都丢了,你又走人了,我们岂不是要饿死?算了算了……”

“……”

杜清和算是明白什么是中国式农民了,种田本没有错的,但只会种田,恐怕一年到头来也就赚那么几个钱,怪不得他们这么穷困。

有道是“穷则变,变则通”,可在他们身上,杜清和并没有看到这种迹象。这不是安贫乐道,而是脑子缺根弦。

再不济,你们有力有气,农闲的时候进城打打工,也能有点收入啊?

可瞧他们拒绝外界事物的模样,遵循着祖祖辈辈生活的轨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你不进步,别人是拖不了你进步的。拒绝接触外界的后果,只能是越来越闭塞。

当然了,这不能怪他们,而只能说是一种局限性,看不清未来的局限性。就好像那个笑话一样,幽默背后充满了对人性的思考:

记者问老农:如果你有一百亩地,愿意把五十亩的收成献给国家吗?

老农答:愿意。

记者:如果你有两幢房子,你把一幢房子愿意献给国家吗?

老农:愿意。

记者:如果你有两辆车,你把一辆车愿意献给国家吗?

老农:愿意。

记者:如果你买彩票中了一百万元,你把五十万愿意献给国家吗?

老农:愿意。

记者:如果你有两头牛呢,你愿意把一头牛献给国家吗?

老农:不愿意……

记者:为啥田、房子、车和奖金都愿意,而牛反倒不愿意呢?

老农:因为我真有两头牛!

就好像笑话里的老农一样,这三个村民没有房子、车和钱,剩下的只有几亩薄田,如果田里没有产出,他就要饿肚子。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在这些村民的眼中,天大地大,肚子最大。如果吃不饱饭,那什么都是假的。唯有种好了水稻,把水稻变成米,变成自己的粮食,他们才有安全感。

但是这样一来,他们能有多少收入呢?

种田的收入能有多少?甚至可以说是入不敷出,稍微有点什么病痛,一亩田的收入就没了。

杜清和也不知道心中是什么滋味,就好像富二代能有资本去创业,而很多普通人只敢去找工作。为什么呢?因为富二代有不断犯错的本钱,而普通人没有。所以穷人更厌恶风险,因为穷人没有什么筹码,他输不起,这是客观因素。这里面也有一些心理因素,就是穷人很容易把输不起的因素无限放大,结果什么事情都不敢尝试。

很显然,这三个村民就是这么想的。不去尝试,那就没有风险了,这确实是对的。

但什么都不去尝试,也就是他们越来越困窘的原因所在。

杜清和还想说点什么的时候,这三个村民已经结伴离开了,一边走还一边嘲笑杜清和太年轻,这种事都敢担保。

然而杜清和说的全是实话,只要他们种的菜无污染,无公害,还比市面上便宜的话,那绝对是有销量的。别的不说,酒店、饭馆和餐厅,对这种蔬菜是求之不得——能降低成本的蔬菜,谁不想要啊?

可这三个村民以为杜清和是拿他们来消遣的,根本不信杜清和。

“我似乎明白为什么有些人越扶越贫了……”杜清和倒是挺有感触的,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问题是人家根本不想你授,你有啥办法?

像这三个村民,他们的愿望就很简单,国家把危房改造款给他们,他们把房子翻修一遍,一家人在一起苦就苦点没关系。

“看来,还是要按照原计划来才行啊……”

杜清和心中思忖着,不急不慢地在村道上走着。

不得不说,在村村都通了水泥路之后,交通掣肘是不存在了。丰祥村还不能脱贫致富,就完全是自身的问题。如果把毒瘤剐去,再让一两个村民发家致富了,或许那些村民就相信


状态提示:第八十九章:风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