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大当家不好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知错能改的吴冠林

第一师起进攻之后,对方的李定钧所部将士们自然也是现了,但是面对第一师的进攻,他们却是有种素手无策的感觉。

因为对方的进攻方式和他们预料的不一样,甚至都是从来都没有见过的。

第一师的进攻和传统部队的进攻方式有着极大的不一样,他们没有列队冲上去,也没有说一窝蜂的以密集队形冲上去,而是利用壕沟、地形进行快频繁的机动,机动过程中尽可能的把自己的身子隐藏在障碍物之下,同时在机动的过程中,持续用手中的后装步枪开火杀伤敌军。

第一师起第一波进攻的时候只出动了三个步兵团,第二步兵旅负责正面火力压制,让敌军无法抬头,而第一步兵旅下属的第一步兵团则是从左侧开始迂回进攻。

投入的兵力看似很多,但是却没有形成密集队形,也不是直接一股脑全部冲上去,而是分散的,甚至看上去有些凌乱的。

因为他们的进攻都是以点带面,第一步兵团进行迂回进攻的时候,分散在好几百米的范围之内,而且也都是在第一线,充当排头兵的第一步兵营是把前面个步兵连分开,相互配合进行快突进,后方的一个步兵连提供火力压制掩护。

哪怕是步兵连的进攻,也是层次分明,三个步兵排交替掩护突进,士兵们弯着腰快突进到一定距离后,会在有利地形的地方趴下来开火射击,掩护后方的友军突进。

但是这样放大到整个战场,咋一看的话就会觉得第一师的进攻是散乱无序的。

然而,实际上他们的进攻是层次分明,而且遵循着正面牵制,侧翼迂回,交替掩护,快突击的原则。

前线的敌军对第一师,尤其是第一步兵团的进攻方式摸不清头脑,以至于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最后节节败退。

但是后头的林子然看到这一幕却是感叹良多:折腾了这么多年,总算是搞出来了。

这种装备了后装步枪,采用新型步兵战术以及团营连排班编制的军队,才是未来。

之前那些列着密集队形玩排队枪毙的战争模式,早就该扔进历史垃圾堆了。

不过想要玩这种新式军队,也是不容易。

这种新式军队其实要求并不低,先必备条件就是后装线膛步枪,没有这玩意,士兵们不仅仅不能趴着作战,而且火力密度也跟不上,根本无法施行这种新式战术。

其次需要灵活有效的指挥体系,也就是要形成团、营、连、排、班的指挥体系,同时上下属部队的配置要合理,军官指挥的下级部队不能太多,这是因为部队的火力密度大,兵线距离大,导致的部队展开距离也比较大。

下级部队一多根本指挥不过来。

这也是林子然麾下部队的都是采取一师四团三营四连三排三班的缘故。

最典型的就是一个连长指挥三个步兵排刚刚好,同样的一个排长指挥三个步兵班也刚刚好,假如多出来一两个排或班,那么指挥距离就不通畅了。

这一点,编制上的区别,也是林子然麾下的罗安守备军和其他藩镇军队的最大明面区别。

当代大恒藩镇非常流行的纯步兵编制,尤其是核心的基本战术编制,都是用六个以上乃至十个兵力大约在百人左右的步兵连组建一支战术单位,称之为步兵团或步兵营,团长或营长直接指挥这些步兵连作战。

这种步兵团这才是当代标准的步兵编制。

这种编制是为了适应线列作战而出现的,在进行线列作战的时候,才编制能够让部队的兵力更加密集、火力更加猛烈,冲击力更强,同时也能有效防御敌军骑兵冲击。

同时因为部队非常密集,军官指挥起来也很方便。

但是,林子然麾下的部队却不是这种编制,林子然麾下的部队一开始就是确定了采用大连编制,每个步兵连有一百四十多人,连下设三个排。

往上则是四个连组成一个步兵营,三个步兵营组成一个团,如今两个步兵团组成一个步兵旅,两个步兵旅为核心,搭配炮兵团,骑兵团,辎重团,工程营等部队组建一个师。

这种编制说实话在早期的线列作战期间没啥必要,因为当时的线列队形里,步兵连作战都是连长在前头或侧翼骑马居高临下带领两排或三排横队士兵作战。

因为士兵部署的非常密集,宽度也才二十来米,连长可以很轻松的亲自指挥所有士兵作战。

顶多就是需要一个排长充当副官,在后排协同指挥而已。

因此那个时期,林子然麾下的部队在作战的时候往往会很尴尬的多出来两个无所事事的排长,至于各班班长的主要的作用就是充当骨干士兵,稳住线列,但是指挥作战嘛,排长都轮不上,更别说他们了。

但是呢,这样顶多就是稍微尴尬一些,也不会实际影响作战能力,毕竟作战的时候,一个连长就能指挥全部部队了,不耽误作战。

反倒是在平日里的部队管理上更加有效。

但是这种团营连排班编制真正挥出来它的战斗力,还是在大规模装备了后装步枪以后。

当时在平丹城外的第一步兵团的进攻,结合了后装步枪以及吴冠林的新型轻步兵战术后,才是真正挥出来了灵活而强悍的战斗力。

以至于后续的多次步兵进攻都是表现的相当不俗。

林子然放下望远镜道:“第一步兵团打的不错,新战术用起来像模像样了!”

吴冠林道:“第一步兵团乃是我军最先成


状态提示:第三百五十一章 知错能改的吴冠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