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东汉末年是三国>0090 三郡年报至西域 陈到寻访到夷洲

就在刘备准备过年的时候,却收到了会稽郡、辽东郡和夷洲郡三郡的年报,其实三郡每个月都会有月报,传来但是基本上所有的一切都已进入正轨,所以刘备还是颇为放心的,每次收到月报,也都会仔细认真的了解一番,然后在分别回信给荀攸、钟繇和简雍三人。

此番三郡的年报,刘备还是颇为开心的,读罢之后,刘备对三郡这一年来的发展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辽东郡,在荀攸的治理下更加的繁荣,而且,由于十常侍剥削越来越严重,流离失所的百姓也越来越多,因为整个辽东百姓安居乐业,而且十常侍却因为荀氏家族影响力的原因,并没有敢在辽东郡太过分,所以流浪到辽东郡谋生存的百姓却不知凡几。

而且,整整这一年,荀攸便引渡了一万多户百姓,近六万人口前往夷洲,苏飞率领的四千水师再整个东海和黄海上就没有停止过,而且每一次前往辽东也不空穿,都是从荆州、扬州、徐州以及夷洲采购了一船船的特产以及生活必需品前往辽东,与鲜卑交易。

其实鲜卑在181年也就是光和四年发生了一件大事,一统鲜卑的檀石槐却病死了,而檀石槐病死之后,整个鲜卑却交由檀石槐的儿子和连打理,然而和连既无才力,性又贪淫,断法又不平,导致整个鲜卑怨声载道,不服者甚多。

这檀石槐却也是一个人物,檀石槐少时有勇有谋,被推举为部落首领。东汉末在高柳北弹汗山建立王庭,向南劫掠沿边各郡,北边抗拒丁零,东方击退夫余,西方进击乌孙,完全占据匈奴的故土,东西达一万四千余里,南北达七千余里。

而且自从檀石槐一统鲜卑以后,却成为了大汉的大患,并且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大汉的骚扰。

永寿二年(156年)七月,檀石槐率领三四千骑兵侵犯东汉的云中郡;延熹元年(158年)、延熹二年(159年)和延熹六年(163年),鲜卑多次侵犯东汉边界。延熹九年(166年)夏天,鲜卑分派几万骑兵进入东汉沿边的九个郡,并且杀害掳掠官吏百姓,于是东汉朝廷派张奂进攻鲜卑,鲜卑人这才出边塞离去。

朝廷对鲜卑的长期侵犯感到忧虑,但又无法控制,于是派使者带着印绶,打算封檀石槐为王,并且与他和亲。可是檀石槐不但不肯接受,反而对东汉缘边要塞的侵犯和劫掠更为厉害。

檀石槐将自己管辖的地区分为三部:从右北平以东,直至辽东,连接夫余、濊貊等二十多个城邑,为东部;从右北平以西,直至上谷郡的十多个城邑,为中部;从上谷郡以西,直至敦煌郡、乌孙等二十多个城邑,为西部。每一部设置一名首领管辖。

熹平六年(177年)八月,汉灵帝派乌丸校尉夏育由高柳出发,破鲜卑中郎将田晏由云中出发,匈奴中郎将臧旻率领南匈奴单于由雁门出发,各自率领骑兵一万多人,分兵三路出边塞,深入鲜卑国土二千余里。檀石槐命令东、中、西等三部首领各自率领部众迎战。夏育等人遭到惨败,甚至连符节和辎重全都丧失,各自带领骑兵数十人逃命奔回,汉军战死的士兵占十分之七八。

也就是此战,刘备前去云中郡,收服了吕布徐晃等人。虽然,大汉北部的鲜卑已经呈现混乱之局势,但是却依旧没有达到攻打鲜卑最理想的时间,根据历史记载,灵帝末年,和连在钞略北地郡时被人射死。

其子骞曼年小,兄子魁头代立。后蹇曼长大,与魁头争国,部众离散。魁头死,弟步度根立,是时代郡以西的鲜卑都已叛离。

代郡以东的中东部鲜卑也分裂为三个势力集团,其大人一为步度根,其部众分布在并州的太原、雁门等地;二为轲比能,其部众分布在幽州的代郡、上谷等地;三为东部鲜卑素利、弥加、阙机,部众分布在幽州的辽西、右北平、渔阳塞外。

刘备觉得那时才是进攻鲜卑的最好时机,可从西域进入鲜卑西域,一个一个向东交战,并且如西域一般实现大汉治理。

看完荀攸的年报,刘备提笔给荀攸写了一份回信,突出几个要点:

一是天下即将大乱,一定要在大乱中保全自己,并且是不可为便从海上撤离,并且留几艘楼船给荀攸,以备不时之需。

二是在与鲜卑贸易的时候,只跟鲜卑东部之部族交易,不与其他部族交易,同时适当的开放铁矿交易。

三是尽量赎回鲜卑内的汉民,只要鲜卑愿意交还汉民,则在交易上稍微吃点亏也可以。

四是尽量多的向夷洲移民。

封好了信,便又拿出了会稽郡的年报,相比较辽东,会稽郡这一年也颇为平静,尉迟战继严颜之后,也是不断的出兵平定山越,并且以俘虏为主,因为尉迟战知道刘备的方针,填充夷洲人口。持续一年的时间,严颜和尉迟战为夷洲也添加了五六万的山越移民。

之后,也回复了一封书信给钟繇,也没有嘱咐什么,只不过勉励一番,并且嘱咐尉迟战训练好会稽郡的士卒,再一定程度上可以扩招一部分士卒。

最后才拿起夷洲的年报,整个夷洲在刘备年初离去的时候制定的大方针的前提下治理,也没有新建其他的县,而辽东和会稽迁徙过来的百姓也已经得到了妥善的安排。

只是由于百姓不够,所以整个夷洲便固定三百万亩农田,并且一年下来,成熟两季,税收加上官府屯田,进入郡府库的居然高达六百万石粮食,而且预计明年也能获得差不多五


状态提示:0090 三郡年报至西域 陈到寻访到夷洲--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