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大宋第一状元郎>第五十九章 我要这虚名有何用

绯色罗袍束大带,系蔽膝、方曲领、佩明鸾、挂玉剑、执笏板。去到庙堂上指点江山,匡扶君王,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梦想。

杨霖此刻站在大殿上,也不免心激昂,这还是他第一次参与朝会。

新科状元打破成规,被官家破例拔擢,而且马上就要代天出巡的消息,已经在百官之间传开。

朝中清流无不气的牙根痒痒,别说梁师成一派,就是素来亲近的蔡京一脉的官员,看向他都有些酸溜溜的。

终于告别了绿袍的杨霖,似乎毫不自知,正在抬着胳膊欣赏自己的绯色朝服。

不得不说,这身衣服真是好看,大气舒适还有一点点帅气。跟后世电视剧里的廉价货完全不一样,不过这一套造价不低,电视剧组不肯花这个冤枉钱也在情理之中。

不一会,时辰到了,杨戬带着赵佶来到御座之上。百官拜见之后,开始了今日早朝。

赵佶一向精力充沛,不管什么时候都很有活力,除了在朝堂上...

杨霖暗暗给他数着,坐在御座上已经打了三个哈欠,无奈地摇了摇头,冷笑一声。

杨戬看到皇帝兴致乏乏,便唱喏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蔡京当先一步,出列道:“臣有本要奏。”

赵佶见是近臣蔡京,笑道:“蔡卿家有何事?”

“本朝行科举取士,乡间县试府试多藏污秽,常有奸邪,是地方不靖之故,竟致贤人不得录用。臣奏请圣上,罢州郡解试,而由太学岁贡,以供陛下选琢。”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爆发出一阵惊疑声,蔡京这老小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竟然要废黜科举,改用学校推荐名额。

要知道科举参加人数最多的,覆盖面最广的,就是州县试和礼部的省试。

要是废除了这两个,太学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可是太学生的门槛,最低是七品官的子弟才能读。

韩忠彦冷笑一声,出班道:“如此岂非断了寒门入仕之路?”

蔡京呵呵一笑,继续道:“谁说学校取士就是断了寒门之路,韩相稍安勿躁,听我把话说完。如今州县之中,是谁在读书?寒门子弟,有几个能上书院,又有多少农夫愚妇舍得出钱让子弟就读私塾。”

“臣之本意,是要在我大宋各州县,兴建学校,建立县学、州学、太学sān_jí相进的学制;臣要罢科举,实则是要改由学校取士,为寒门开路。”

“如此还不够,臣觉得应新建辟雍,发展太学;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学校,为陛下所用,为大宋所用。”

尼玛,杨霖惊得下巴都掉下来了,这老贼要在大宋办义务教务?

难道自己一直误会了蔡京,他才是忧国忧民的宰相,怎么看他都不像啊。

朝中各派的领袖一时间都沉默下来,仔细思索着此事的利弊,至于那些摇旗呐喊的,只需等待韩忠彦、曾布等人的决定,再跟着附议就是了。

杨霖一看冷了场,此时不表忠心,更待何时,赶紧出列道:“微臣附议,蔡相所言对于兴文教大有裨益,非圣明天子在位,不能有此开明之言。”

赵佶笑着点了点了头,蔡京的用意很简单,这样一来确实对于基层的百姓有些好处,但是更大的利益掌握在这些人手里,他们就有机会给自己的子弟走后门了。

从此之后,当官的儿子想要当官,可更简单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好的政策,不过也给当权者留下了口子。

蔡京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改革派,所有的变法都会伤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历史上每次变法都会阻力重重,几乎都伴随着残酷血腥,但这几乎是必经之路,蔡京也不例外。

如果摘掉有色眼镜来看,蔡京比王安石的手腕还硬,能力更强。他打压的官员,全都是毫无还手之力,甚至东山再起的可能都没有。

最终韩忠彦和曾布也默许了这个做法,他们同样可以从中获利,在各人的势力范围内,可以帮助族中子弟入仕,这可是一个了不得的好处。

这是王安石的三舍考选的升级版,蔡京的做法无疑比他更加激进,但是遇到阻力却小了很多。

崇宁三年,朝廷罢科举,学校考选代替了科举考试,五榜进士皆由太学所出。

读书人可以一级级地升学,不再由一场考试定论,蔡京促成此事,一时间风头无两。

杨霖走出皇城,感慨姜还是老的辣,蔡京平日里不声不响的,一出手就是石破天惊。

自己现在可没有这样翻雨覆雨的本事,还是老老实实去沿海,把市舶司重开的事办好吧。只要有了市舶司,将来在朝中早完也能像蔡京一样风光。

算起来离出京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杨霖打算让万岁营的特勤队训练好了之后,带着他们出巡,毕竟现在的世道不太平。

尤其是还得去密州,山东地面上强梁遍地,占山为王拦路打劫的数不胜数。

刚出皇城,到了御街,车子突然停了下来。

杨霖掀开帘子,问道:“怎么回事?”

“大郎,有人拦路。”

光天化日,天子脚下,竟然还有人拦朝廷命官的车。还有没有王法嘛,还有没有法律嘛?

走出马车,杨霖意外地发现,拦路的竟然是一个穿着官服的中年人。

“杨霖!”

此人怒喝一声,听口气就知道来者不善,找茬的?杨霖也就没想着惯着他。

“叫你爷爷作甚?”

官服中年人一愣


状态提示:第五十九章 我要这虚名有何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