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史上第一绝境>第十一章 以史为鉴

“还有两个月就过年,距离明年粮食收获还有八个月,也就是二百四十天,二百四乘以零点七,等于一百六十八。也就是说从现在到明年灾民能够自给自足,光是粮食就需要一百六十八万石。这中间有个寒冬,雍州的冬天想必李大当家也知道是什么样子,光是安置这些灾民就需要不少钱财。这钱从哪里出呢?”

一谈到数学,梁俊就来了精神,侃侃而谈。

李秀宁对梁俊今日所作所为有些意见,一听到梁俊算这个,心里也跟着默算。

可怎么算也算不出来,二百四乘以零点七十什么意思,梁俊是怎么得出来需要一百六十八万石粮食的。

注意力一被转移,也忘了对梁俊的些许不满,皱着眉头心中默算,娇美不可方物。

刘文静在一旁也跟着头大,看着梁俊像是看一个怪物,他怎么算的那么快?

这些日子刘文静一直和梁俊待在一起,除了睡觉之外,两人几乎形影不离。

他确实让人调查了凉州大约有多少灾民,可也没见过他算过这些啊。

每日一回来,梁俊直接就是倒头就睡,自己就待在他隔壁,日日伴着梁俊的呼噜入睡。

难不成他还有在梦里算这些数的能力?

其他人早就见识过梁俊恐怖的算数能力,也都见怪不怪。

李秀宁算不过来,干脆不算了,又想起生梁俊气的事,面色不善,道:“殿下为何突然说这些。”

梁俊哈哈一笑,道:“大当家,你觉得靠这八万石粮食,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凉州的官吏拿出八万石,之前魏家拿出二十万石,朝廷只答应给十万,这一共是三十万石粮食,距离一百六十八万还差一百三十万石,这一百三十万石粮食从哪里来呢?”

李秀宁一直都知道,雍州赈灾所需粮草的数量绝对不是小数,可万万没想到居然需要这么多。

可转念又一想:“这件事和今天的事有什么关系么?越是需要那么多粮食,不应该越要小心谨慎么?分八万石粮食虽然不多,可事情却不是这样办的。”

咬了咬银牙,道:“可这与今日殿下所做的事情又有什么关系呢?”

梁俊听了,点头道:“好,今日咱们不说书了,大当家,我就给你来说一说雍州救灾的事情。”

铁牛等人一听不说书了,面露失望神色。

刘文静也有些失望,这些日子睡觉前天天跟着听梁俊说一段故事,早就成了习惯。

这些故事让刘文静听了也很上瘾,听梁俊这样说,心里有些失望。

但又听说要说一说今天的事,刘文静来了兴趣,想要知道能说出那些精彩绝伦故事的梁俊为什么做这种事。

“雍州大旱,流民失所。大当家乃是雍州本地人,情况比我清楚的很,那我想问一问,雍州到今天这种地步,到底是天灾的原因还是人祸的问题?”梁俊看着李秀宁,轻声问道。

李秀宁想了想,道:“天灾只是起因,陇右道如今民不聊生,多半原因是因为人祸。”

刘文静听了也跟着点头,认可李秀宁所说,雍州能有今天,全拜常玉和他门下那帮贪官污吏所赐。

梁俊接着道:“既然是人祸,也就说雍州到了今天这种地步,就是因为雍州这些大大小小,贪得无厌的官吏。若是没有这些官吏,就算是再大的旱灾,也死不了这么多人。”

李秀宁点头道:“没错,若是朝廷知道雍州有大灾,必然会全力赈灾,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若是没有这些官吏,就算朝廷赈灾,又有何人来赈呢?”

“今日那马昌逼迫你让我出面,李大当家能够隐忍不发,想来也是因为顾忌到这层。”梁俊不急不缓,道:“我给诸位讲一个故事吧。”

吃饱喝足的铁牛和王保等人听着梁俊在这又是算数又是讲道理,早就困的直点头。

一听梁俊要说故事,一个个精神起来,瞪着眼看着梁俊,督促他赶紧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朝代叫做明朝。这个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叫崇祯皇帝。那一年明朝有个落第秀才,叫做李自成。这个李自成后来做了明朝某个驿站的小吏,只可惜没做多久,就被罢免了。没有了生计的李自成只有造反一条路,当时明朝内忧外患,朝廷内奸臣当道,宦官乱政,朝廷里的大官每天不是你弹劾我,就是我弹劾你。整个朝廷被他们弄得乌烟瘴气。”

刘文静听梁俊这样说,怎么感觉像是说现在的大炎朝。

除了没有宦官乱政外,这大炎朝和明朝有什么区别?

铁牛则是一激灵,这明朝可不就是前些日子,梁俊给他们将的韦小宝故事里,天地会的英雄们反清复明里的明朝么?

梁俊见众人全都听的聚精会神,接着道:“这大明朝的国都叫做北京,那一年李自成带着起义的军队围住了北京城。明朝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你想啊,崇祯皇帝不想亡国,就得派兵去打李自成。可是那个时候明朝国库里一文钱也没有了,没有军饷如何打仗?”

铁牛心里一咯噔,一想到那么多江湖好汉费尽千辛万苦要恢复的明朝就这样灭亡了,心中没由来的有些悲伤,脱口问道:“明朝就这样被李自成灭了么?不是清朝么?”

梁俊瞪了他一眼,铁牛缩了缩头,不敢再说话。

梁俊接着道:“到了这种时候,崇祯皇帝就在朝会上,和大臣们商议,让大家伙凑一凑钱,把军饷凑出来。让能征善战的将军带着兵去打退李自成


状态提示:第十一章 以史为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