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两千年不死>第四十一章 锦官城我来了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老哥,这大清早的你又在唱个啥?还能不能让人好好睡觉了?”

一条崎岖的山路上,一头老驴拖着一辆木板车缓缓前行。

木板车上有两个人,右边的是一个大概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男子的穿着极为寒酸,左手拽着缰绳,右手捧着一卷竹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你妹的!给我闭嘴!”江晓从木板车上猛地坐起身,怒视着身旁的朱买臣。

朱买臣,这个四十多岁的穷酸男,是江晓一个多月前在一间路边的破庙里发现的。

当时是深夜,风很大,外面还下着雨,这个四十多岁的老男人靠着一小堆被吹得摇摇欲坠的篝火,缩在角落里捧着卷《楚辞》在那孜孜不倦地读着,看上去老可怜了!

所以江晓一个不忍心就收留了这个可怜的男人……当然与其说是收留,还不如说是顺路送他一程。

两个月前,也就是在江晓离开平阳府后的一个月,刘彻那家伙就颁布了一条新的政令,下诏征募什么敢于直言国事的进谏之才。

这条政令的反响很大,但效果基本没有,据江晓之前从某家酒馆里的小道消息了解得知,似乎报名参加的也就一百多人……

这很正常,毕竟这个时候的汉朝还没有什么“义务教育”,读书这种事嘛,一要家里有钱,二你要有点这方面的天赋,三你还得有点远大的志向,这三样少一样都不行。

而朱买臣算是个例外,因为这货家里没钱,属于穷得都快上街讨饭了的那种……好吧,其实已经是在讨饭了……

总之,可能是这货真的有才吧,反正他就是被刘彻看上了,命令他立即前往长安等候诏令。

而朱买臣也不知道是从哪来的勇气,收到诏令后带着他那本《楚辞》,拿着块干粮就从家里出发了,于是就有了破庙里的那一幕。

“我这是在读书,你凭什么让我闭嘴?”朱买臣没有丝毫退让地对上江晓的眼神,理直气壮地说道。

行,又是一个读书读傻了的家伙……

“书呆子都不足以形容你……”江晓低头无奈地叹了口气。

她最怕的就是遇见这种走火入魔的酸书生,和这种人说理是说不通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动手来解决,既简单又轻松,打服了就可以了……

要不是怕不小心把朱买臣弄死,江晓早就动手了。

“话说姓朱的,你真打算去长安?”懒得和朱买臣争论,江晓立即转移话题。

“天子有令,岂能不去?”朱买臣昂起下巴,得意地说道。

“行,你加油吧。”江晓不再多问。

对于刘彻这条诏令的目的,江晓还是能猜到一些的。

她隐约记得刘彻之前和她提起过,现在的后宫里有个非法霸占着他权力的老太婆,不是他娘,是他娘的娘,人称窦太皇太后。

如果江晓所料不差,刘彻这条诏令针对的就是此人。

若朝中无人,就从外面找人。看来那晚上她的话刘彻还是听进去了一些……只可惜用错了地方,这位窦大娘可并不是普通的政敌,身为刘彻的祖母,她有着太多其他普通的政敌所没有的优势。

汉朝制度的不完善,以及长期盘踞后宫,再加上一些稍有野心的皇族中人的拥护,这才逐渐形成了窦大娘这个霸道的庞大权力集团。

与其他的政党不同,这种类型的政党可以更直接,更霸道的夺取皇帝手中的权力,如果想用对付普通人的方法去对付她,最后除了被窦大娘教做人外,不会有其他结果。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熬,七老八十的人了,再怎么能活也不可能熬得过仅仅二十岁的刘彻吧?

实在不行就找个机会偷偷干掉算了,别说什么下不去手,等机会真正到来的时候,皇族中人,基本不会有下不去手的。

这种情况,江晓第一世的时候遇到的也不少了。

虽然理清了这一切,但江晓并没有想要去告诉刘彻的想法,夺回权力是刘彻自己的事,她懒得去操心和她无关的事。

老驴车沿着山路翻过这座山,一片广袤的平原陡然出现在江晓二人的眼前。

远处,一座巨大的城池静静地坐落在平原之中。

朱买臣看着远处的那座城池,兴奋之色溢于言表,伸手拽向身旁的江晓。

“卫青!卫青你快看!那里有座城!那座城一定就是长安了是吧?我们到长安了对吧!”

“不是,那座城叫成都,这里是蜀郡,不是关中。”江晓打了个哈欠坐起身,朝前定睛一看。

嗯,城门上写着成都二字,看来她没走错方向,坐着老驴车慢悠悠地晃荡了三个月,总算是到了。

“成、成都?!”朱买臣顿时如遭雷劈。

“怎、怎么会是成都?你不是说按照这个方向就可以到长安的吗?为什么我们会到成都这里?你、你骗我!呜哇!我要去长安……”

四十多岁的老男人坐在那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着,这一幕看得江晓实在有些心酸。

“行了行了,先别哭,我没骗你,这条路确实也可以到长安。”

“你骗人!”朱买臣抹着眼泪哭道:“我虽然是吴地人,但成都在哪我还是知道的,你个大骗子,你说可以带我去长安我才


状态提示:第四十一章 锦官城我来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