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三国传奇谋士>九十一、富得流油的黄巾

袁歌命令臧洪、贾诩统率十万步兵,在更靠近冀州的濮阳北郊驻军,若是前去探路的士兵们后路被断,可以及时出兵接应。

同时命令张辽率领三万精骑作为策应,若黄巾有大股部队靠近濮阳,可配合臧洪破之。

高顺、文鸯则留在濮阳城外,拱卫总指挥部的同时,继续训练剩下的步卒,在大战之前,能提升一分实力算一分。

之前的濮阳县令被黄巾攻破城池杀死,县令之位至今还空悬着,根本没人敢接这烫手的山芋,要知道就算是买来的官,黄巾打来时弃城逃跑也是死罪。

袁歌和蔡琰如今便暂住在濮阳的县令府上。

温香软玉在怀,袁歌今日却没了享受的心思。之前派出二十支小股部队时,他右眼皮毫无征兆地狂跳,让他差点有派人将他们追回来的冲动。

可想不到问题出在哪里,这样做的话,对他的威信会是很大的一个打击。主要袁歌自己也觉得此举不会有什么问题,不过一万新兵而已,就算全军覆没,对他来说也不痛不痒。

此刻袁歌便发动了谋士技神眼,来回切换查看二十支小股部队的动向,研究到底是什么让自己生出了不详的预兆。

随着精神力上限的提升,袁歌的精神恢复速度也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获得三个人的视野,精神力的消耗速度也勉强可以跟得上恢复速度。

达到3级的谋士技神眼,拥有了强化视野的功能,让袁歌通过军士获得的视野比军士本身的视野还要更远一截。

“咦?”,在袁歌的视线中,出现了一片金灿灿的麦田,十几个老农正在不紧不慢地收割着小麦,丝毫没有处于战乱之地的自觉。

很快,被袁歌共享了视野的士兵也发现了这里,看到老农们堆积在一旁的收割好的麦子,纷纷两眼放光地冲了上来。

老农们似乎有些惊诧,走过来与士兵说了几句话,被士兵不客气地推倒在地上。

士兵们互相商量了一阵子,一人抱着一捆麦子便往回走,似乎想要将这些作为自己的战利品。

袁歌摇摇头,这些士兵都是从种地的百姓里挑选出来的,把庄稼看得跟命根似的,穷惯了,一看到粮食就走不动路了。

再看其它队伍,也都大抵如此,每人抱了一捆粮食便往回走,这些百姓也比较奇怪,只是与汉军交涉,无法说服汉军,干脆便坐视他们抢走自己的粮食,完全不像其它地方的百姓一样,把粮食看得比命还重要。

莫非冀州在黄巾治理下已经富庶到了这种程度?这样的话,对意欲围攻黄巾的汉军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清风县城,张宁听了手下的汇报,点了点头,吩咐道:“继续,汉军想抢,那就都给他们,被抢了粮食的去巨鹿,我们义军双倍补偿!”

本以为袁歌的麾下会与其它汉军有些不同,结果却还是对无辜百姓作出这样的土匪行径,那她对付起来也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了。

她毕竟只是个半路出家的谋士,更多时候,还是喜欢用异人的手段去解决问题。

濮阳大营中,贾诩和周瑜聚在一起,一脸疑惑地看着士兵抱回来的粮食,颗粒饱满,色泽金黄,按照士兵们的描述,这里的小麦亩产量恐怕是其他地方的五六倍,这就有些恐怖了。

可就算这样,黄巾也没道理把这些粮食便宜他们呀,完全可以在他们来之前发动军队完成收割工作。

起先他们觉得这小麦可能被下了毒,可玩毒的专家贾诩也看不出其中包含着什么毒性,完全就是正常的小麦,不对,区别就是颗粒比其他地方的更大一些。

这其中必有蹊跷,可任凭他们两个想破脑袋,也没弄懂玄机。

本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心思,两人派出了更多的士兵去“帮”当地的百姓收割粮食,黄巾终于反应过来,连忙一面派出部队拦截,一面紧急组织人进行秋收。

可惜黄巾布置在巨鹿外围的部队不是主力,当张辽带着三万精骑出现时,黄巾军一击即溃,只能抱头鼠窜,眼睁睁地看着汉军把属于他们的粮食统统抱走。

贾诩带着人越是抢劫,便越是心惊,黄巾的小麦种植技术已经领先了这个时代太多,冀州境内,一路上两边全是良田,田地里,大都是还没来得及收割的小麦。

仅仅是粗略估计,若整个冀州都是如此,仅凭这一洲之地,产粮便能供应天下百姓,若全天下百姓都能得此种植方法,大汉将再也不会出现饥荒。

这是功在千秋的事情,居然被逆贼黄巾实现了?贾诩的眼中出现了迷茫,第一次认真考虑起了黄巾起义时喊出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莫非是真的?黄巾才可以拯救天下百姓?

贾诩出身寒门,见惯了地方官吏鱼肉百姓,对大汉朝廷没什么归属感,响应袁歌征召,不过是觉得袁歌有雄主之风,且大势已成,投靠他能活得更久而已。

可如今到了冀州这么一看,感觉黄巾军怎么比大汉朝廷更吸引他呢?不过想想袁歌的可怕,他还是赶紧掐灭了心中即将生出的念头。

臧洪此行与贾诩一起,兴奋地跑过来汇报道,“军师,我们这些天已经收获了十万石粮食,都够我们二十万大军吃一个月了,这一路上全都是粮食,我们继续抢下去,就不需要为粮食发愁了。”

贾诩望了望远处,强行按捺住心中那疯狂的想法,开口道:“撤,传令全军,即


状态提示:九十一、富得流油的黄巾--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