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星测量中的,浑仪、浑象与极星篇的原文为,天文家有浑仪,测天之器,设于崇台,以候垂象者,则古机衡是也。浑象,象天之器,以水激之,或以水银转之,置于密室,与天行相符,张衡、陆绩所为,及开元中置于武成殿者,皆此器也。皇佑中,礼部试《机衡正天文之器赋》,举人皆杂用浑象事,试官亦自不晓,第为高等。汉以前皆以北辰居天中,故谓之极星。自祖亘以机衡考验天极不动处,乃在极星之末犹一度有余。熙宁中,余受诏典领历官,杂考星历,以机衡求极星。chū_yè在窥管中,少时复出,以此知窥管小,不能容极星游转,乃稍稍展窥管候之。凡历三月,极星方游于窥管之内,常见不隐,然后知天极不动处,远极星犹三度有余。每极星入窥管,别画为一图。图为一圆规,乃画极星于规中。具chū_yè、中夜、后夜所见各图之,凡为二百余图,极星方常循圆规之内,夜夜不差。余于《熙宁历奏议》中叙之甚详。浑仪,也叫浑天仪。我国古代测定天体位置的一种仪器,在支架上固定着两个互相垂直的圈,分别代表地平和子午圈;在其内还有若干个能绕一条和地轴平行的轴转动的圈,它们分别代表赤道、黄道、时圈、黄经圈等;在可转动的圈上附有可绕中心旋转的窥管,用以观测天体。崇台,是指高台的意思。而崇,则就是高的意思。候,是指伺望,侦察,这里是观测的意思。垂,是指天空显现的星象。机衡,有的版本校作玑衡。玑衡,璇玑玉衡的简称。据胡道静先生考证,东汉一部分人认为璇玑玉衡就是浑天仪,后人研究认为这是错误的。尽管文献记载中浑天仪的历史可追溯到唐尧时代,见《隋书·天文志》引《春秋文耀钩》,但是都不可靠。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根据先秦时代以管窥天的成语推测,当时的观测仪器仅是一个简单的望筒,直到两汉时代,它的规格才渐渐完备起来。另外,古代常将浑象和浑仪两者总称为浑天仪,直到隋唐以后才比较明显地将它们加以区别。象天,是指模拟天象的意思。象,则为象征的意思,这里有模拟、演示、验证的意思。张衡,是指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石桥镇人。他精通天文历算,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用水力推动的浑象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并第一次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他在文学方面也是才华出众的,所创作的赋和古诗史有一定的地位。陆绩,字公纪,三国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精通天文、历算,曾制造过浑象仪。礼部试,为唐代的进士考试本由吏部员外郎主持,到开元二十四年,改由尚书省的礼部侍郎主持,通称省试。”


状态提示:第716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