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后来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着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着《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司马光6岁时,其父司马池就教司马光读书,7岁时,不仅能背诵《左氏春秋》,还能讲明白书的要意;并且做出了砸缸救友这一件震动京洛的事。受其父亲的影响,司马光从小就,也正是由于爱书、勤思的缘故,为他以后撰写历史巨着《资治通鉴》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司马光非常爱惜书籍,生平最籍一万多册,也保存得完好无损,这也和他爱护书籍分不开。他每当开卷阅读之前,先检查桌面是否干净,再铺上桌布,然后端端正正地展卷阅读。他比有时也不坐着看书,而是在屋子里来回边走动边看书。这时虽不靠桌,但他用左手拿着一块特别的四方木板承书,而不是直接用手拿书,以防汗渍把书弄脏。每看完一页,然后侧起右手的大拇指轻轻抵起页缘,再用食指帮着挟翻过来,以免将书页揉皱损坏。他曾经教育他的儿子说:商人的宝藏是货物,我们读书人的财产便只有这些书籍了,所以应该珍惜。这跟我们现代人即使手上有油污也拿起书就翻,甚至借用公家图书馆的书和朋友的书,也随意折页或者打上记号,是相差很远的。由此可见,司马光对书的爱惜程度,达到了多高的境界。司马光读书还有一个习惯,就是他要阅读哪一本书,都是逐字逐句认真地阅读。不把这本书读完,他是决不会去读第二本书的,决不见异思迁的。这样他读书既多,也读得进去。我们知道宋英宗至宋神宗时由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共二百九十四卷,又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文繁义博,体大思精,采用杂史多至三百二十余种,材料翔实,和司马光平时既,又认真阅读众史,充分吸取了各家的精华密不可分的。。。”
遇川点点头。
荆扉继续说道:“当然,司马光的博学是来自多方面,一方面他好学强识,另一方面他的父亲也着意培养。他既诚实聪明,又十分懂事,深得父亲喜爱。同时,每逢出游或和同僚密友交谈,司马池总好把他带在身边。耳濡目染,使司马光不论在知识方面,还是见识方面,都凛然如成人。好多当时的大臣、名士,都很赏识司马光。尚书张存主动提出将女儿许配给司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