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爱看,看了还想看,又很耐看,其魅力是经久不衰的。一世之功臣,千秋之罪首。虽万死不足以恕其罪。不过。。。一个公认的政治白痴,能写好历史书吗?历史上自此后,三败于北方游牧民族,两次亡国,与司马光的谬论密切相关。这与王安石改革,让官僚们减少利益,得罪官僚,官僚们转而支持其反对者代表人物司马光,让司马光谬论得以大肆传播有关。其中最致命的谬论就是,北方牧民都是天生打仗的,农民懦弱,本来就该去种地,碰什么刀枪;甚至将那些从西夏夺回的土地统统还给西夏!理由就是与其将来可能打仗不如直接给敌人喂饱,说不定对方感激就不计较了。资治通鉴的广泛传播,对国人来说,绝非好事。也许司马光在文字上可能很高明,能够吸引读者,但其内在观点绝对是毒药。精神可赞,但在政治方面太过保守。史学大家,道德完人,政治败类,祸国殃民。拿他当史学家的人有问题,人家明明是政治家。通鉴对人性的宏观描写和对一些历史人物政治手腕的记载可谓古代中文资料的巅峰。为人迂腐了,是个老派的政治家和文人,但是他的主张没人听,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过是很用心的一个人,一个人组织那么大的队伍编那么大一本书辛苦了,可惜皇帝们跟他性格不一样,注定不会听从他的劝告。治史是大家,治国,废物二字足矣。司马光其人,生七岁,凛然如成人,年甫冠,性不喜华靡。

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自少至老,语未尝妄,诚心自然,天下敬信。于物澹然无所好,于学无所不通。凡居洛阳十五年,天下以为真宰相,及神宗崩,赴阙临,卫士望见,皆以手加额曰:此司马相公也。所至,民遮道聚观,马至不得行,曰:公无归洛,留相天子,活百姓。年六十八薨,谥曰文正,赐碑曰忠清粹德。司马光是宋朝的一位贤宰相,一个清官。他复姓司马,复姓就是姓有两个字,名光,字君实,是北宋河南夏县人。他一生纯忠纯孝,有温良恭俭让的德行;他对人谦恭温和,又能忍让;生活俭朴,读书勤劳,为人也很正直,所以在宋仁宗时做丞相。他思想古老,忠君爱国,兢兢业业,力求治国之道,对他的职务是特别敬慎其事,恭敬职守,丝毫都不马虎。。。”

“恩。。。”遇川点点头。

荆扉:“在他这一生之中,从宋英宗正式下令他领衔主持写史,至宋神宗时编撰完成,历时十九年,终于在洛阳完成《资治通鉴》这部史书的着作。资是资料、典藉,治就是政治,通鉴就是古往今来的一面镜子,什么镜子呢?就是从事政治、为官者的一面镜子。这部书记载着古来清官怎样治理国家,怎样能把国家治好,可以说是专论治国的方法,治国的策略,治国的规则。”


状态提示:第846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