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明白,那就张口去问。
南山郡陶家也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下巴上长的那一张嘴巴,除了吃饭吃菜吃酒之外,与人问话也是万般有用的。
林荫道上的露水确实也少多了,只是湿漉漉的一身泥尘,与湿漉漉的白袍相印,没多久的功夫白袍就不白了,染了半身土灰。
山坳之右的一处空地里,陶渊明光脚挽着已经沾满沙尘的白袍,白纱已经卷得老高,一排又一排豆叶淹没在绿草中,白纱上已经贴上了好几片支离破碎的叶子。
陶渊明旋即锄头一扬、身子一弓、眉头一皱、长袖拭汗;紧接着锄头再一扬、身子再一弓、眉头再一皱、长袖再一拭汗;……
可是,数个回合之间,陶渊明又蹲下了身子,头顶着烈日,用锄头除杂草,还没手拔来得快。
陶渊明自得其乐,似蹦跳的兔子丢出了一根根杂草,又抑扬顿挫的念叨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谦之跑了好一阵子,心累也身累,好不容易近身陶渊明数十步之远,一时看得极其尴尬。
都说读书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眼下亲眼所见,全然只说对了一半。错的一半是四体不勤,对的一半是五谷不分。
方才,庞飞龙也都说得明白,陶渊明是来这里种豆的。
如今,这一些豆苗都长出了稀稀疏疏的花骨朵儿,还种什么豆?种出来的豆,还能得一二毛豆?
“二叔,二叔,二叔啦,你这又是何苦,你这又是何苦啊!……”
陶谦之忍不住心酸大呼一通,一时冷不丁的惊吓了陶渊明。
陶渊明旋即跌撞坐地,锄头滚去了一旁,之后又扭头瞥了一眼陶谦之,没有说道一字半句。
“二叔,二叔啊!南山郡杜家人已经失势了,这是太守府来的文书手令,侄这就来接你回县府!”
陶谦之兴奋说道之际,一边毕恭毕敬的递过去了文书手令。
陶渊明轻飘飘的接过文书手令,又极其轻蔑看了一眼,之后放在一堆杂草上,旋即捉回锄头,紧接着极速挖了一个大深坑,文书手令索性丢进坑里,翻土,埋了,之后又重重的捶打了好几锄头。
陶谦之见状瞠目结舌!
“二叔,二叔,二叔啦!这是为何?你这究竟又是为何啊?……”
陶渊明长舒了一口气息,旋即怒目而视道:“陶谦之,道不同、不相为谋。如今,南山郡重见天日又与我陶渊明何干?有多远,你走多远,赶紧的!别碍着老夫种豆,错过了天时,即使地利又有何用?”
陶谦之竟然无言以对。
正当陶渊明又半弓着身子、锄头又一阵微微晃动、轻拭了三回双颊之际,从陶谦之来时之路奔来了一个极其兴奋的声音大呼道:“五柳先生,五柳先生啊,昨夜畅谈,豁然开朗,贫道回去好似寻着破‘天地无法无天之法’的法子了,……”
陶渊明与陶谦之一惊,旋即扭头遥望,正是一脸轻松的葛洪。
陶渊明锄头一仰,径直白纱白袍一扬,隔空高声道:“葛道长,此事该当祝贺。待我把这一垄杂草除尽,回去一醉方休,一醉方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