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筱那股子邪气早就消散。
之前晓梦把王爷昨天发飙的事,偷偷告诉了她。
筱筱猜测,拐子六这个悲催的娃,可能是被他那表妹侧妃算计了。
而且极有可能,他那贵妃老娘也掺了一脚,还把罪魁祸首郑侧妃给保了下来。
要不他也不会拿醉霞轩的下人们出气。
大家虽然都不知详情,架不住筱筱脑补能力强啊。
在罚站时,她就根据前世的宫斗剧,补了个七七八八。
想到那个傲娇自负的成王,被那啥啥了。
筱筱先是有些幸灾乐祸,后又多了几分同情。
现在见他放下身段哄自己,更是心软几分。
她变乖顺的样子,让赵承瑾的心情又好了很多。
他语气中带着无奈:“你一个小女孩子家家的,性子这么刁钻倔强,一点儿也不讨喜,以后谁还会喜欢你啊?”
筱筱接过他递过的茶,喝了一大口。
才说:“谁爱喜欢不喜欢,我生下来又不是为了讨谁喜欢的。”
赵承瑾一愣,轻轻的问她,也像是问自己:“果真没有一个人真心喜欢你,你该怎么办?”
筱筱抬头看着他,认真的说:“你怎么知道没有一个人喜欢我?我听大人们说过: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肯定有喜欢我这样的。再说了,就算没有人喜欢,我也会自己喜欢自己的。”
“就算没有人喜欢,自己也要喜欢自己?”
赵承瑾失神的又重复了一遍。
筱筱含蓄安慰了他一下后,怕露了伪小孩的马脚,就不再言语。
又捧着茶杯继续喝水。
赵承瑾怔忪的看着女孩儿良久。
终于似乎放下了许多东西,整个人轻松了起来。
同时愈发坚定了一个决心。
成王大闹皇子所之事,经过太子严密的处理,宫里宫外几乎被瞒得死死的。
当然这些都瞒不过皇帝。
崇德帝初听震怒非常,差点又废了郑贵妃。
后来得知老六把他的侧妃几乎削成了秃子。
一脚把他母妃跟前的嬷嬷踢得吐了血。
尤其当他看到老六时,老六整个人就跟疯了一样。
再听了郑贵妃的自辩和哭诉。
皇帝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他多多少少也是得负些责任的。
再说这事万一传出去,绝对是皇室丑闻。
于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训斥了几句成王。
极其严厉的警告了郑贵妃。
找了个能公布于众的理由,罚她禁足半年。
就便把郑锦水也关了禁闭,陪她姑母郑贵妃一起在昭纯宫反省。
否则皇帝不敢保证,正在气头上的鬼见愁六儿子,不仅会削了她的头发,没准连她的脑袋都给切了。
而且郑锦水的身边人,只剩了一个金盏,其他人全部被成王清剿干净。
成王回府大开杀戒后,又连着三天不上朝。
对这些,皇帝都选择睁一眼闭一眼。
琢磨着他撒完气,闹腾一阵子也就好了。
谁知三天后,成王上朝。
当着满朝文武上本奏,请求就藩。
君臣俱惊。
要知道本朝皇子很少主动就藩。
一般都是父皇驾崩,太子登基后,作为兄弟的皇子们才陆续迁往藩地。
毕竟封地大多地远人稀,再好也比不上京城繁华。而且还远离了国家权力中心。
当然也有那不得宠的皇子,在父皇在世时,主动或被动的离京就藩。
其实在自己的封地当家做主也不错,至少比在京城不招人待见,低三下四的强。
比如崇德帝的庶弟安王,未等先皇驾崩,就在大婚后,自请去了凉州封地,至今未回过京城。
成王虽为庶出,可比他叔父安王得宠多了去。
更何况刚又立了大功,风头正劲。
怎么就动了就藩的念头?鬼见愁这又是闹那样儿?
皇帝被他六儿子打了个措手不及。
仓促间找了几个借口,想驳回他的请求。
奈何成王异常坚持,理由还很充足。
蜀地和大月国临边,最近大月国在边境频频制造矛盾,大有趁火打劫的趋势。
他此时就蕃,正好配合朝廷直属军队,一致抗敌等等。
成王言辞慷慨激昂,端的是一片赤胆忠心。
群臣无不动容,纷纷表示对成王的敬佩和支持。
皇帝无法,只好先用了缓兵之计。
退朝后,就把成王拎到御书房,气急败坏的把他大骂一通,警告他不许再胡闹。
人家成王画风不变,坚持朝堂上那一套。
皇帝软硬兼施,也没动其决心。
一气之下把他轰出御书房。
成王不愧是鬼见愁,接连三天,天天在朝会上,上演这一出。
皇帝骂也骂了,打,呃,也亲手给了几下,都没管事儿。
后来还是太子出头,想了个办法,才摆平此事。
太子先劝的皇上:“儿臣以为六皇弟执意就藩,可能是被刚发生的那事闹得,想出去散散心而已。父皇不如顺水推舟,就让他去封地逛逛。不过父皇要发明旨,就说派他去西北督军,不提就藩之事。等六皇弟气消了,自然也就顺理成章的回来了。再不济,父皇下旨召回,也名正言顺。”
皇帝大喜:还是朕的太子最贴心。比那个混球老六强出不知多少。
太子又出马,劝说六弟成王。
鬼见愁对太子大哥还是挺尊敬的,对他的建议,表示同意。
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