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渡劫,帝国之殇>改革正式开启

“诸位臣工,可有异议?”白晅背着手转身朝众官员笑问道。

“儿臣附议!”白晅第三子毓王白正宜率先服从新政,跪下附议。

“哈哈哈,不愧是朕的好儿子,关键时刻总能一马当先。”白晅此时无比的兴奋。

白晅这个做父亲的,对于白正宜此举顿时另眼相看,因为在他眼中,这个三儿子一向懦弱,尽管是堂堂的毓王,却从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故此在朝政上毫无建树。没想到今日却敢“挺身而出”,着实令白晅欣慰不已。心中不禁想:虎父无犬子啊!哈哈哈!

白正宜低头不语,一副坚决相。

白晅收起笑容,朝众臣冷冷的问道:“怎么?只有毓王对朕提出的改革表示支持吗?”

“臣等愿追随毓王殿下之行,附议!”冯祜、冯轸、尚岩等被召集庆安宫的五人立即跪下,随声附和。

他们说是追随毓王的脚步,实则只不过是想找个口实罢了,这样显得更加有说服力。

众官员看见了这一幕,也纷纷效仿,跪下声援道:“臣等愿追随毓王殿下,臣附议!”

他们虽然有很大一部分不支持改革,但是绝不敢忤逆圣意,出头阻挠改革。之所以模棱两可就是因为没有一个领头羊,谁都不想做这头一个。白正宜跪下附和了白晅的意思,他们也就就坡下驴,随波逐流;假若是白正宜力阻白晅的旨意,所有官员们势必也会见风使舵,“追随”毓王,向皇帝“力谏”。

白晅总不能将这些官员全部推出去斩首吧?所以,这些官员个个都聪明的很,身家性命跟这些微不足道的利益相比较,当然是前者重中之重了。

“父皇您看,还是三弟明事理。”白正飏也是满脸的笑容,只不过相比较白晅那发自肺腑的高兴,白正飏笑得有些牵强。

“好,既然诸位臣工都没有异议,改革即日便开始。宣诏!”

不一会儿,几个人抬着一张龙椅过来摆放在麒麟台下的正中央,白晅坐下,惬意的把弄着手中的翡翠扳指。

太监总管潘公公拿出圣旨,朗声宣读:

“奉上之圣意,天子制曰:天眷圣土,地载贤人。朕鸿上苍之德,建国定邦,遂许宏志,以报垂怜之恩赐。为使天之道融于万众之肺腑,故朕于武焱五年三月初一定令天朝之革新,以纠弊漏。朕自引于改革之师,遂举社稷之栋梁以供驱驰。册封如下:太子白正飏,是为国之储君,才德兼备,礼贤下士,日继天下,故加封为改革事务之天命节统领,除朕之外,尔坐拥最高权力;中书令冯祜,武功盖世,智谋无双,且与国有功,堪当大任,故加封为改革事务之全权领事正大臣,致力官制之革新,领衔文武百官,统辖兵部、吏部、刑部、户部,可出走各郡县,为之最长,权同宰相,行先斩后奏之权;景林王白师枞,尔为朕叔,岁份最高,乃诸藩王之长者,故加封为改革事务之总领藩,于各藩王之内进行行事;太师冯轸,三朝元老,股肱之臣,故加封为殿阁内大臣,统制工部、刑部;夜鹰卫统领尚岩,为朕之心腹,屡为朕铲除谋逆之人,厥功甚伟,故加封为协领卫军指挥使,统领十二卫,便宜行事;文华阁大学士方智圭,才思敏捷,善出言划策,故加封为改革之总参议大臣,权如谏议大夫。此乃天朝之改革之政要,所决所策,皆可行先斩后奏之职权!圣旨颁布之日,便是改革之起始。钦此!武焱五年二月二十六,翰林院草拟。武焱五年三月初一颁布。”

圣旨宣读言毕,白晅接过圣旨,命潘公公退下,谓众人道:“圣旨颁布之日,便是改革实行之时,尔等可曾明白?”

众臣皆跪在地上,莫不敢言。

此时冯祜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皆附和:“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既然如此,众卿先平身吧!”白晅摆摆手,招呼众人起身。

“谢陛下!”

白晅望了望白正飏和冯祜,问道:“那飏儿、瑞麟,你二人作为此次改革的首脑,决定先从哪方面下手呢?”

“父皇,儿臣认为,应该先从本质抓起。此次改革主要是围绕官员们的问题而来的,即使牵扯到百姓,那也是后续的事情。所以,应该先从官制下手。至于这方面,还是瑞麟比较在行。”白正飏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笑容可掬的冯祜。

白晅遂问冯祜道:“瑞麟啊,你有什么想法?”

冯祜笑着,却又略显为难道:“陛下,太子殿下说的没错,臣确实有诸多的想法,只不过,臣的想法实在是太多了,不宜当众言明,还请陛下移驾御书房,召其余三位大人同往。”

白晅与冯祜对视一眼,二人相视一笑,白晅遂向众官员道:“众卿啊,这个改革的诏令已经颁布,很快就会下发到你们的手中,或者是所在衙门。当然地方上也会紧跟着发下去这改革举措,朕看你们就先退下吧!”

潘公公高声道:“退朝。”

“臣等告退!”

众人纷纷离去。

有的人脸上带着忧郁,有的人脸上带着疲惫,有的人脸色阴沉……总之,这次改革对于极大多数的官员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甚至于是灭顶之灾。这次改革,几乎是无人脸上真正挂着笑颜,都是无精打采的一副样子。

各官员纷纷出宫,或许在皇帝和太子面前还能保持住一副“矜持”的姿态,一出宫门,那可就放开了,他们纷纷街头巷尾的议论,


状态提示:改革正式开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