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梅千重和梅少冲便在这寺庙中住了下来。老喇嘛有数位弟子,大多行走天下,待到归时,发现肃静的寺院中,多了一个小不点,尽皆欢喜。修行本就清苦,多了小梅子这个乐趣,庙中好似多了些生机和欢笑。藏教本不忌荤腥,只是寺中吃食不多,梅千重下得山去,远行数十里,找了个离山区最近的藏人村落,拿出一笔钱,请村人代为养牛养羊,定期来取。小小梅少冲自幼喝羊奶,吃羊肉和青稞面长大,老喇嘛每月为他调理一次,一直到五岁才告一段落。
小小梅少冲的生活很有规律,早晚各一次,与喇嘛们打坐一个时辰;晨练之后,上午读书习字,下午跟着师父练功;六岁开始学剑,梅千重为他削了柄木剑,小少冲有了自己的第一柄剑。练功是辛苦的,可幼小的他,却没有一丝怨言,终日里练习不缀,四年的基础剑术,奠定了异常牢固的功底。
十岁生日,师父传了一式剑术,待小少冲完全学会后,让他自行练习,便飘然下山而去。这一去便是数月,归来时带回两大箱东西,各式各样的书籍,小学的**通行教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还有很多适合少年的科普读物。小少冲完全是自学,上师的弟子中,有两个喇嘛的学问甚高,都是下山后念过大学的,其中一个甚至拿到博士学位,于是乎,这两个喇嘛便成了小少冲的老师,好在小少冲不仅聪慧,且刻苦努力,并非天天缠着他们,只是不懂的时候才来请教,未曾扰了二人修行。
每一年,梅千重下山一次,每次临行前,传授一式剑术,然后一去便是大半年。但在小少冲生日之前,梅千重必定返回,次次都带回了生日礼物——大堆大堆书籍。喇嘛们虽对梅家师徒很好,但终归是寺院,是修行之所,平日里难得说上几句,再加上师父一走,读书和练功,便成了小少冲的全部生活。师父传的剑招,一式比一式难,第一式练了大半年,终于纯熟掌握;第二式整整练了一年;到了第三式,又是一整年;第四式,却耗费了一年半;第五式更是不易,足足用去了一年半,仍未完全精通,此时的梅少冲,正好年满十六。
十六岁生日那天,梅千重告诉梅少冲,他们师徒二人准备下山去了,梅少冲需要入世历练,剑术练得再好,终究不如实战中领悟来得深刻,活学活用,随机应变,才是剑术的上乘境界。
梅千重师徒二人拜别老喇嘛,梅少冲又和呆在山上的喇嘛们一一告别,跟他关系最好的,当年那个扫雪的小喇嘛,已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了,一直将梅家师徒送至山下,方才回返。
遥望自己住了整整十六年的寺院,梅少冲恍如隔世,他从出生不久,便一直呆在山上,从未下过山来,此时方才发现,那寺院坐落得如此之高,如此之险,又想起师父每每为自己带回的那大包小包的书,山上禅房里,已然堆成一座小山,师恩厚重,何以为报?
从此,师徒二人便四处游历,暗地里打探魔族行迹,大多时候,出手的换成了梅少冲,梅千重则在一旁指点。两年间,梅少冲的剑术进步神速,师父所传的第五式终于大成,继而梅千重又将这套剑术的最后两式,尽数教给了他。一开始,梅少冲未能理解,梅千重只是让他全部记下,并告知,不求速成,自己多加练习,多多领悟,以期日后。
终于,某日,梅千重留书一封,独自离去,从此便再无音讯。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