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跟罗方伊在饭馆道别后,决定步行去骆河村。
对于农民而言,冬季是一年当中最为清闲的季节,男女老少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或拿着小板凳或倚坐在墙根,闲拉呱、晒太阳、打麻将,享受这难得的农闲时光。
在这里,向北看到的是另一幅景象。初冬的骆河村,一眼望去尽是低矮的平房、满地的枯叶、没有规则伸展着的枝杈和望不到尽头的乡间小道。
从村口往里走,是一条两米多宽的乡村柏油路,时不时还会看到堆积在道路两旁的大大小小的麦垛,那是今年秋收后积攒的麦秆,看上去还有些蓬松,散发着麦香味儿。偶尔也会有几个村民围坐一起,低声细语。向北打量他们,对方也打量他。
“可能因为自己是陌生人吧。”向北心里嘀咕,自己背着包,戴着眼镜,一看就不是本村的。但话又说回来,现在的社会治安这么好,这会儿又是大白天,即便是在农村,一个外地人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向北没心思多想,继续往里走。干记者这一行年头久了,不仅要会想、会写,还要会看。所谓会看,就是要学会察言观色,通过对方的形象衣着、谈吐气质,判断他是不是你想要找的采访对象。简单来说,如果你的新闻稿是关于农民,自然不要采访学生;如果是关于教育,自然不能采访农民;如果是关于政策反响,自然是要采访到与政策相关的人员。再具体一点,哪个农民、学生表达能力更好、能说到点子上,全靠记者多年的采访经验去判断。
这次只身闯骆河,他要找一个容易相处、思路清晰的村民作为突破口。
向北朝着村子中心走着,停在村口的一辆黑色suv忽然启动了。对方没有加速行驶,而是慢慢跟着自己,始终保持两三米的距离。
向北顿时警觉起来。
他想干吗?难不成是在跟踪我?向北心里打鼓。
走了几十米之后,这车依旧在后边跟着,看来这车的确是在跟踪自己。该不会有危险吧?管他呢!这些年什么危险没遇到过?!向北在心里给自己提劲儿。男神老公的小萌妻
向北又钻进了另一条巷子,对方仍在车里,虽然车子在缓缓挪动,但还是停在巷口。
农村的小巷是由前后两排民房中间的过道形成的,窄而长。虽然是公共道路,但是也会有村民堆放些柴草、建筑材料、生活用品之类的。因此,从巷子口往里望,视线并不好。
向北虽然没回头,但还是能听到“嗡嗡”的马达声。借着巷子里的杂物遮挡,向北躲进了一户村民的门廊下,贴着墙边警觉地听着声音。时而探出头向巷口张望,黑色suv稳稳地停在那里,像是一头等待猎食的狼。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即便是阅历再丰富,遇到这种情形仍难免紧张,向北身上开始冒冷汗,他甚至能听到自己“砰砰砰”的心跳声。
过了一会儿,马达声渐小。听声音,车子似乎开走了。
应该安全了吧,向北刚要探出头看一看,这家的门打开了。
“你找谁?”开门的是一个中年男子,推着小车,里面装满了已经截成小段的木材。
“你好,老乡,我是来找朋友的,结果找不到他家了,这走着走着就迷路了。”向北被这突如其来的说话声着实惊了一下,但很快又平复下来。
“哦,你找的那人叫啥名?是骆河村的不?”中年男子问道。
“当然是骆河村的,我本来想找人打听一下,走了半天也没见到人。大伙儿都干啥去了?”向北没有直接回答他,转而抛出问题。
“你不知道?这村里死了人,大家都不敢出门。你要是不着急,我劝你还是回去吧,现在不安全。”中年男子说着,转身回家。
“哎,老乡,能不能去你家讨口水喝,出来的时间长,一直没喝水。”对方看上去忠厚老实,也许这是一次机会。
男子又回头打量了一下向北:“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