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玄幻奇幻>我喜欢的女孩子们>第191章 重蜕(十三)
么也不答,总是一个人藏着。所以,你能有什么话都和我交流,我真的很感激你!”

那时,我觉得自己的心也是暖暖的。

与家人的交流,真的很重要!因为缺少了交流,就会感觉缺乏爱,越是感觉缺乏爱,那么心与家的距离也就会越远。

之后呢,二家姐也和我说起了一些她人际关系上的委屈,感觉自己很冤。自己一心地付出、去帮助他们,然而得到的却是污蔑和不信任。她感觉到世态炎凉……

嗯,人际关系真的是个特别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好就是硬伤。

就从中秋节的祝福来看吧,其实,每到过节日发信息祝福,这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但是,当社会的复杂性以及人本身的心性产生不和谐的融合之后,这些祝福反而变成了“人际压力”。

如果是要真心祝福某个人的话,可以选择打电话,或在发祝福信息的时候,给个专有的称呼。我觉得,这比较有诚意。

只是,社会的复杂性让人的思想变得很复杂,很多人都觉得真心的朋友并没有几个,尽管通信录里满满的都是“朋友”,所以在心里并不会有太多的动力要给每个人都一一祝福。此时,再加上人本身的心性影响,当人的内心感觉孤独或缺乏爱与温暖的时候,心里会觉得世界是黑暗的,同时也会产生一种懒惰,就是懒得打电话和发信息去祝福。

结合起来之后,慢慢地,就有了“群发”的出现。

“群发”可以同时满足社会复杂性和人本身的心性。“群发”,不过是因为通信录里的“朋友”太多了,可要维持自己与他们的朋友关系的话,还是得发信息祝福一下呀!但,又懒得一个一个发。所以,“群发”就满足了这个条件。

一开始,“群发”是很受欢迎的!不过多了久了,人们开始发现,在那“群发”里,好像都没有什么感情。就是一段嘻嘻哈哈的表情和不知从哪里复制来的所谓创意祝福语而已。其实,这还不如直接发个平时熟悉的称呼,再加上简单的一句什么快乐好。因为,这才是比较真的。

所以,“群发”越来越遭到了排斥,很多收到“群发”的人,要不就不理,要不就稍微“礼尚往来”地回个“同乐”。这也很正常,人性大部分都如此,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你“群发”个一视同仁的祝福过来,那我也礼貌地敷衍一个“同乐”咯。彼此彼此。很多人,就是这样的……

其实,出现这些“人际压力”的根源不过是通信设备的飞速发展。

因为通讯好,很快就可以认识一个朋友,但到了维系感情的时候,你也要时时记住那个朋友,特别是特别节日。毕竟,隔空祝福,一下子就可以收到。就这样,日积月累的,朋友越来越多,自己的事也越来越繁忙,怎么顾得了那么多?

如果是古代那样的状况,那边结婚了,直到这边知道那边结婚了的时候,可能那边都生孩子了。所以,科技进步有带来美好的改变,自然也会摧残部分美好的原在。

当然,如果是真正的朋友,或许也不一定会在意这些节假日的祝福,毕竟,今时不同往日。

而大部分的问题则是在有的人内心感到孤独,但又不知道谁会在乎自己,于是通过群发来去验证。当看到几乎都是“同乐”的回复时,便觉得世界更加的黑暗。然而,这并不公平。凭什么你通过没有特别称呼的“群发”,就可以得到在复杂社会下那疲惫人心的特别回应?更何况,用“群发”来验证自己的人际,这本来就是对自己朋友的不尊重。倘若说你“群发”了,有朋友直呼你昵称地快乐回应了你,好,你验证成功了,你知道了原来还有人在乎自己。但是,你却无形地破坏了那位朋友对你的信任。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群发”,至少可以证明一点,那就是对方的通讯录里还有你的存在。

所以,对“群发”也不需要抱太过冷的态度,起码,你也可以礼貌地回一句“同乐”。

“群发”没有错,只是“群发”的心态不应该是验证自己的人际关系。换言之,既然你“群发”了,也就不要为收不到回复或收到了很多“同乐”而闷闷不乐。毕竟,是什么种子,就会长出什么植物。

我想,如果能通过现在发达的通讯设备来好好交流的话,或许,大家都不用那么尴尬。然而,社会还是复杂的社会,心性还是人本身的心性……

也有的人不喜欢怎么交流的,就喜欢自己孤孤单单的一个。但那些人不一样,因为他们孤独起来是快乐的,世界还是充满希望的。比如一些搞研究的科学家、艺术家……

阿婶弹了好几首歌的旋律,我也想了差不多了……

阿婶就笑着叫我回“心天地”早点洗澡睡觉,其实,我想跟阿婶说,我的脚底受伤了……

因为今天傍晚在地里帮忙的时候,因为已经看不清田地里的石子,所以不小心被划开了一道口。一种有些麻痹感的疼痛在脚底隐隐传到我的心底……

不过,我不想明说。我就问阿婶,家里还有没有双氧水。

阿婶问了一下阿叔,噢,没有。

好吧,那我就准备出门回“心天地”了。在出门的时候,我并不想一拐一拐地,但脚底的疼痛会令我的神经自然反射。我控制不了……

准备骑车的时候,阿婶好像发现了一点不妥,就匆匆冲出来问我是不是脚受伤了。

我很安静地


状态提示:第191章 重蜕(十三)--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