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言情总裁>追梦华章>第67章 发展开发性农业

辛献早就在微服私访中对农业的开发有了一些想法和打算,他阅读了琴音的调研报告,觉得这份报告与自己平时的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便采纳了琴音的建议,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展开调整山区农村生产结构的尝试。

辛献召集全县所属的公社领导,全部到县委开会,专题研究部署农业发展。县委会议室里济济一堂,除了公社领导,还有琴音等参与调研的大学生。他作了开场白,他说:“发展山区开发性农业是山区走向温饱,发展商品经济的必由之路。这是大学生琴音同学提出来的,我认为十分切合我们山区县的农业发展实际。下面请琴音同学作说明性发言。”

琴音清了清嗓子,用她曾经担任过播音员的音色,娓娓而谈:

南粤大地虽然是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但临江县与省城、经济特区却存在不同的特点,临江县属于山区县,山地广阔,劳力充足,历史上盛产竹木,石、矿资源也丰富。过去,传统山区的农业生产结构单一,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农业生产贯彻“以粮为纲”的方针,种植业特别是粮食在农业总产值中占的比重很大。其最大的缺陷是不能合理地配置和利用山区的资源,发挥山区的自然、经济和资源优势。而摆脱这个困境的出路在于改变单一的生产方针,大搞开发性农业,发展山区商品经济。

辛献说,琴音同学的调研报告,对于山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结合县委的部署,辛献对全县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作了部署。

会后,县委组织大批干部下乡,动员农民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搞开发性农业和二、三产业。对像李非那样雇用临时工的做法,不再作硬性规定。甚至允许各公社将疏残林、中幼林分到农户进行合同经营,允许放宽经营年限。部署完毕后,辛献带着琴父、琴音到了小山村调研。

小山村的人见到县高官辛献到来,都兴高采烈地围上来。辛献跟村民们说:“我是大家的勤务员,今天来这里,就是来帮助大家实现温饱的。”

听说辛献是来帮助村民实现温饱的,村民们热情高涨起来,尤其是琴父、琴声、阿桂等人,更是主动向辛献介绍做法,请教发展方向。

辛献了解到琴家在种植粮食作物的同时,还种植了许多蔬菜,称赞琴家为小山村解决温饱问题作出了榜样。辛献说,山区人民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因地制宜,合理地调整山区农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将单一粮食的农业产业结构改变为粮食、经济作物、畜牧、水产、果蔬、林业全面发展的农业结构,逐步改变农业生产结构内部比例失调的局面。今后,我们要继续调整种植业内部粮食与经济作物的关系。

针对小山村的实际,辛献鼓励大家,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要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特别是发展加工业和种养业,挖掘本地的传统优势,初步建成水果、蚕桑、紫胶、笋竹、松脂、蔬菜等农业商品生产基地。

琴音说,其实我们山区农村也有山区农村的优势,只要发挥得好,把经济作物作为农业开发的重要项目来抓,各种经济作物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琴音建议村里人,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商品生产,逐步开发水果、松脂、桂皮、木薯、竹子、蚕桑、药材、茶叶等系列商品种植基地,可以扩大柑、桔、橙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果产业。

辛献向琴音竖起大拇指。与此同时,阿桂急匆匆地挤上前来:“除了种植,难道不能养殖吗?”

琴音接过阿桂的话,笑着说:“你想养殖也想了好长时间了吧?”

辛献望着阿桂,鼓励阿桂勇敢地去实现自己养殖的梦想。辛献说,我们也要调整农业与林牧副渔各业的关系。广大山区要根据地处亚热带和山地较多的地域特点,突破农业“以粮为纲”和农村“以农唯一”的经济格局,发挥山区的优势和特点,放手发展亚热带经济作物和土特产品。全县要重点培植一批从事林牧副业的专业户、重点户和专业村,促进林牧副渔业的商品生产。我们给农民分了自留山、责任山,就是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快点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农、林、牧、副、渔各业都出现生机蓬勃的局面。

辛献离开后,小山村热闹了好一阵子。大家亲耳听见了县委高官辛献说要实行多种经营,都难以抑制心中的兴奋,纷纷讨论起各自想做的项目来。

琴音受到村民的感染,当即请求以琴父的名义,向全村发出解决温饱问题倡议书。琴父笑着点头同意。琴音用毛笔写的倡议书被张贴在村口的墙上:

我们要深化对村情的共识,既然我们生在山里,就要认识优势在山,致富在山,从而大抓造林种果,同时调整用材林与经济林比例,培育本地资源,大搞开发性农、林业,提高山区经济效益。我们倡议大家,全面开发小山村的农、林、牧、副业,开发大米、塘鱼、生猪、家禽、水果生产基地,让我们每家每户尽快实现温饱,让我们可爱的家乡尽快成为“鱼米之乡”、“水果之乡”。

琴父和琴音的倡议书张贴出去以后,村民纷纷前往观看,然后便聚集到琴家,商讨在小山村发展开发性农业的问题。

阿桂颇为积极,与琴父、琴音讨论如何办小鸡场的事。琴父和琴音十分赞赏阿桂的想法,认


状态提示:第67章 发展开发性农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