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郡的变故来的太过突然,太过意外,就像是一记闷棍,打得李易恍惚许久才回过神来。
李易在定下对荆南攻略之后,不管是从心理还是实力上,都是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认为荆南的那几个人不过跳梁小丑罢了,只能缩在角落里,等待他的威武之师前去收服,最多也就是在他兵临城下的时候稍稍抵抗一下,根本没有想到竟然会有人主动向他发兵,率先挑起了战事。
李易要发兵攻打荆南,必须要编一个出兵理由,而刘度此举,使李易的出兵变得名正言顺,而且是不打荆南都不行,李易原以为不会有人给他这个机会,可刘度偏偏就这么干了,只是刘度在送给李易把柄的同时,也狠狠的刺了李易一刀。
夷县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县城,它虽然归属南郡管辖,可地理上,却是在长江南岸,也就是说,只要有夷县在手,长江天险对李易来说,就变得无关轻重,他的大军和物资随时都可以渡过长江,然后在夷县从容布置。
结果现在夷县被刘贤给占了,而且还顺道将夷县旁边码头的百来艘战船给缴了,这就意味着,李易如果要按照原计划从夷县进军,先取武陵,第一步就要面对长江天险,就跟后来曹操的赤壁一样,局势变得非常被动。
南郡的消息传开后,襄阳官员皆是震惊,因为不光李易没有料到,就连他身边那些智谋之士也没算到,愣是让刘度一个龙套角色把李易这个穿越者以及他那超豪华阵容的幕僚团的脸给抽肿了,一群人脸上火辣辣的疼。
南郡韩嵩,还有郭嘉荀攸等人纷纷请罪,李易自然不会怪他们,而且李易也没有怪自己,因为冷静下来之后,李易已然明白,南郡的隐患其实早就存在了。
之前刘表想对付李易,便把苏飞调到南郡,并将南郡兵马集中在了靠近南阳的位置,从那时候起,南郡南边就非常空虚了,后来袁术打了过来,刘表就更顾不得南郡了。
等到李易入主荆州,因为之前南郡空虚那么久,刘度都没丁点异动,让李易下意识的以为南郡是安全的,也就放松了警惕,再加上几次将领调动,也耽误了许多时间,回兵太慢,这才有了今日苦果。
李易没有就夷县的失陷追责,反而给蔡和去了一封信,赞许他审时度势,没有一味进兵,而是选择驻守在夷县对岸,让刘贤不能继续北上,可见谨慎稳重,值得嘉奖。
其实李易心里明白,刘度目标应该只有夷县,而且夷县也是他的极限,以武陵的人力物力,继续渡江北上的话,多半是有去无回的结果,想来刘度也明白这一点,那么蔡和的真正作用,其实只是防止刘度派小股人马过江骚扰罢了。
但是呢,李易在还没开战就吃亏的情况下,必须要鼓舞士气,所以只能嘉奖蔡和了,而且蔡和的选择也确实没错,非叫他带着三千人强行渡江,只要刘贤与刑道荣别犯傻,蔡和多半是全军覆没的结果,那样李易就真的丢人丢大了。
夷县的这场变故中,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刘贤他们在攻占城池之后,虽然杀了几个官员,但并没有纵兵劫掠百姓,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在将夷县的事情了解透彻之后,种种懊恼悔恨都已经无用,李易便不谈之前疏忽,只叫麾下一众臣属商议应该如何应对。
众人商议了半天,一致认为应该提前发兵荆南,不然刘度占据夷县,李易这边却没有举动,可能会让人觉得是李易畏惧荆南,让麾下兵将失了锐气,也让荆南的一些人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按照原计划,李易是打算等军元券开始在军中施行之后,然后再领兵两万南下,可如今提前的话,粮草方面也就算了,但兵力方面,李易一次想再带走两万人就有些不太合适了,因为降兵不安抚好,就贸然让他们踏上战场,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但提前出兵又势在必行,众人大约估算,李易这次可带兵一万五千,其中八千乃是之前南阳兵马,剩下的,则是原本荆州军,以及部分表现比较好的降兵。
而且,在李易出兵之后,后续有兵马整编完成,也可以陆续支援李易。
这一点众人自动就达成了一致,但具体进兵路线上,却是发生了很大的分歧。
郭嘉认为刘度既然派大军攻占夷县,后方兵马必然缺少,那么李易可以暂时舍弃夷县,改从公安过长江,然后先取孱陵,再以大军开往武陵治所临沅,临沅空虚,刘度断难抵挡,届时李易就很好办了,可以直接将临沅打下来,断了刘贤与刑道荣的后路,然后再回军夷县,与刘贤这支孤军争斗,那时刘贤等人因为失了后方,军心不稳,必然可以一战而下。
李易也可以选择对临沅围而不攻,迫使刘贤回军来救,然后在半路设伏,亦或者是在临沅城下列阵交锋,总之都是变被动为主动,取胜不难。
郭嘉的意见非常符合李易口味,也跟他理想中的战斗是一样的,可是,荀攸和蒯越却是全都表示了反对。
两人认为,刘度既然让刘贤与刑道荣攻占了夷县,可见刘度目的就是想凭借长江天险阻挡李易,那么,在公安方向,刘度不可能没有准备,李易若从公安南下,江面上肯定会有阻拦,长江不是那么好过的。
再退一步讲,纵然李易过了长江,武陵一带多水脉丘陵,行军不快,刘度肯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