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东汉小霸王>第三百三十章 百炼成钢

兵器作坊中。

孙策说着从旁边的半成品中取出了一块钢铁来,说道:“铁中的钢,就象面中的筋,软面不断淘洗,面筋才显现出来。炼钢是一样的道理,用精铁,锻炼百多次,每锻炼一次后,称重都会轻一些,直到锻炼到重量不再减了,就是纯钢了,再怎么练重量也不会减了。钢是铁中精纯的部份,颜色干净明朗,打磨光后,显青黑色,和一般的铁很不同。”

孙策正说着,从一旁走过来一位身材敦实的中年汉子。这汉子名叫骆怀文,虽然是很文气的一个名字,但却取在了一个铁匠身上。然而他也是瞿老汉众多弟子中的一个,尤为擅长打铁和制作兵器,现在已经俨然成为江东的首席锻造师了。

“主公,您来了!”

孙策冲他笑了笑说道:“带我干儿子来学习学习,希望骆师傅不吝赐教啊!”

骆怀文大手拼命的摇着说道:“主公您就别取笑我了!小公子能来这粗鄙的地方学习,我自是一百个欢迎!”

孙策笑着指了指周围的那些炉子和铁块说道:“这里可不是什么粗鄙的地方,这里的东西可是肩负着改变我们江东未来的重要使命!以后我们想要跨越大海拓展版图....你这里可是重中之重啊!”

骆怀文被孙策说得神情一怔,随即却是激动了起来。

“主公放心!我们定然不会辜负主公和江东百姓们的期望!”

孙策拍了拍骆怀文道:“你可比栓子那个闷葫芦会说话多了,哈哈哈哈~”

骆怀文摸了摸自己的大胡子,又看向安顺说道:“没想到小公子还对着锻造之术有兴趣?那我老骆今天就托大一回!把自己压箱底的本事都挑出来讲讲!”

骆怀文顺手拿起身边的一块成品生铁,朗声道:“俗话说最苦不过撑船、打铁、磨豆腐!然而这打铁,现在又被我们主公升华到了炼钢!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而我老骆也在最近琢磨出一些炼钢的门道来!正所谓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就是说,选用品位比较高的铁矿石,冶炼出优质生铁,然后,把液态生铁浇注在熟铁上,经过几度熔炼,使铁渗碳成为钢。由于是让生铁和熟铁混在一起,所以炼出的钢也被我称为‘混铁’!”

骆怀文越说越激动,越是进入状态,他手舞足蹈的站在了桌子上,高举双手说道:“而这混铁的优点也非常明显!就比如生铁熔化后温度极高,加速了向熟铁中渗碳的速度,缩短冶炼时间,提高生产率;熟铁因为碳的渗入而成为钢,生铁由于脱碳也可以变成钢,增加了钢的产量;在高温下,变成液态的生铁与熟铁发生奇异的反应,不但能去除杂质,更能提高金属的品质;而最重要的是!这种灌钢方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要想得到不同含碳量的钢,只要把生铁和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好,加以熔炼,就可获得!”

骆怀文说到这又跳下桌子,从一旁的铁桶中抽出一把锻造好仅剩制作刀柄的钢刀说道:“最后再用这种钢做成刃口,以柔铁为刀脊,这样做出来的刀我们叫它‘霸王刀’!此刀极其锋利,能够一下子同时斩断以前的三把长刀!而且用不同的水作淬火冷却出的刀性能也是不同,而且我还发现!在制作‘霸王刀’时先在冷却速度大的动物尿中淬火,然后再在冷却速度小的动物油脂中淬火,这样可以得到性能更加好的钢!当然现在这种制作方法的缺陷也很明显,那就是整把刀全部用百炼钢制成,价格实在太过昂贵!如果放在以前,这样一把刀剑的价钱可以供七个人吃2年的了!不过现在....嘿嘿嘿,我们江东却不缺钱罢了!”

骆怀文说完还自豪的看了眼孙策。他说的没错,孙策现在这种发展方式那可全都是用钱堆起来的!如果不是这次寻宝得了大量的金银财宝,那孙策也不敢这样可劲的造啊~!

其实骆怀文所说的炼钢方法在历史上也已经出现了苗头,之后更是随着灌钢法的出现,使钢的产量和品质大大提高,为隋唐以后生产力的大幅度增长提供了条件。后来,灌钢法又不断发展。宋代又把生铁片嵌在盘绕的熟铁条中间,用泥巴把炼钢炉密封起来,进行烧炼,效果更好。明代又有改进,把生铁片盖在捆紧的若干熟铁薄片上,使生铁液可以更好均匀地渗入熟铁之中。不用泥封而用涂泥的草鞋遮盖炉口,使生铁可从空气中得到氧气而更易熔化,从而提高冶炼的效率。明中期以后,灌钢法更进一步发展为以熟铁为料铁,置于炉中,而将生铁板放在炉口,当炉温升高到1300c左右,生铁板开始熔化时,既用火钳夹住生铁板左右移动,并不断翻动料铁,使料铁均匀地淋到生铁液;这样,既可产生很好的渗碳作用,又可产生剧烈的氧化作用,使铁和渣分离,生产出含渣少而成份均匀的钢材。直到现今,在芜湖、湘潭、重庆、威远等地人们还在使用,可见其影响的深远。

在17世纪以前,中国的炼钢技术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受到各国地普遍赞扬。公元1世纪时,罗马博物学家在其名着《自然史》中说:“虽然铁的种类很多,但没有一种能和中国来的钢相媲美。

这天夜里回到家中,安顺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几乎一宿没睡,而在第二日的早晨,他就拿着一套能够切实减少“霸王刀”造价的方案递给了孙策。孙策拿着安顺熬夜做出来的方案救救没有说话,但其实他的心里正在怒吼:这尼玛什么样的变态


状态提示:第三百三十章 百炼成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