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汉风长歌>第八十四章 汉风歌(四)

刘煜走得很匆忙,因为姬森派人通知他,民情会东道主都到了,邀请的各路贤才也已落位。

这大冬天的,开这种露天集合,还是很考验人的耐寒能力的,所以大多数人都是卡着时间点来的。

据说本来冬季的民情会都是室内暖房召开的,但是福源君力排众议,选择在这室外的秋水亭。

由于天气原因,那些身体稍微弱一些的夫子前辈,参加过一次之后,回去之后身体不是发冷就是发热,后面的会议,大多选择了不再出席。

毕竟老人家火力不够壮啊。

这样的结果倒是顺了福源君的心意,慢慢地这民情会也就成了文艺坐谈会,时事的评议倒成了次要的话题。

回到会场之后,刘煜才觉得这露天会议其实并没有那么冷,一方面冬日暖阳,另一方面,却见每位席位之旁,都有炭炉增温。从外面走到秋水亭院落里,似乎气温陡升。

还有一点就是自己习武之人,对寒冷还是挺能适应的。

刘煜看到姬森向他召手,便坐在他的边上,李去疾因为也有请帖,也坐了一席,位置离他不远。

坐定之后,刘煜这才注意到秋水亭的主位已经迎来了东道的主人。

福源君姬懿身着绛黑相间的宽袖长服,投足之间,很是贵公子气势。

麒麟公子智况本身就生了一副好皮曩,腰上悬着一柄松纹古剑,一副允文允武的样子。

只是两人都是分坐一边,中间却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一身儒服,年纪看着已经差不多七八十上下了,泰然自若,很有宗师气质。

种弘执弟子礼,站立在老者身后。

说起来种弘与智况同为太史榜上英才,但两者境遇大不一样。

智况是晋国第一世家之后,而种弘不过是避难之人。

境遇不同,这似乎待遇也就不一样了。

“那是国之大儒董其琛董夫子,差不多国学院的学子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姬森的介绍也印证了刘煜的猜测,“在四国之中,董夫子的声望很隆。”

接着又重点说了一句,“智况可是他的关门弟子。”

忽然,刘煜只觉得一道隐隐感觉有道目光在看着自己,偏过头去,看到晋墨矩子荀宣,礼节性地向他点头致意。皇上心头好:爱妃别跑

甚至连姬森都觉得很奇怪,这样露脸的机会,竟然这人一点都不珍惜,不由地对刘煜道。

“这人真是奇怪,如此好事也不敢来承认?”

“可惜不是我写的,不然怎么也要去彩云楼上官大家那里吟诵一番,或许还能赚得美人眷顾。”

“表弟,你知道这诗吗?”他也就随口一问,印象中刘煜跟自己那就是一路货色。

“倒是听说过,但也不知道谁是作者啊。”刘煜说的是实话,要知道这句诗出自明朝的《警示贤文》,作者却是无从考证了。

姬森一开始没想过刘煜知道谁是作者,但却注意到了他说的前半句,问道,“表弟哪里听说过?”

只是没等刘煜回答,秋水亭中已经有人说出了另一个答案。

福源君当然注意到了董夫子的神色,他使了个眼色,却听到边上智况出言道。

“禀告董师,此句乃是汉国武原君刘煜在紫金山后山梅园时所作,此人就在今日席中。”

说完智况还用手指指向了刘煜所在的方向。

董其琛闻言,随着手指,目光看向刘煜,又转头问立于身后的种弘道,“光扬,上次你提及邀请的人可是此人?”

光扬是种弘的字,还是董其琛帮他取的。

“正是。”种弘回答道,“当日说出圣人之道的也是此人。”

董夫子听后点点头,朗声道,“说来也巧,前几日老夫听来一句,令人惊叹不已。”

“为人者,当以坤为线,行乾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展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董夫子一说完,就听到亭外有些儒生竟相拜服在地,“夫子之语,惊天动地,当是我辈儒生奋斗一生之追求!”

“你们没听清楚吗?这不是老夫所悟,却是从旁人那里听来的,而且此人今天就在这里。”董其琛对于这句话所产生的反应也是意料之中。

当时种弘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自己的确也是惊到了。

“不知道董师所说的这位大才是谁?”身为儒生,智况初听之后也是震惊了。

“说起来,这个神句与福源君所提的诗句,是出自同一人——汉国武原君刘煜!”


状态提示:第八十四章 汉风歌(四)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