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伐清与殖民>186章 第一次海上伐清(四)(万更求首订)

最终,郑恩不再是名义上的大军统帅,实际上的“骑士光环”,而是一个负责战略大局的统帅,至于实际操作的战术方面,自然还是交给甘辉。网更新最快 电脑端:

这让一旁自认不比甘辉差的施琅可羡慕坏了,郑家包括襁褓里的最小的一位,还有过继给了郑芝虎的一位,七位公子,一位配一个贴身高手。

他施琅配的是最被再家主看好的长子,甘辉配的是家主管教最严厉的三子。

就因为这个,他甘辉已经早早就指挥千军万马了,还成了实际上的副总兵,兼领一营。

而他施琅还是副千总,这还是因为自家公子郑成功,将他送给了郑恩之后,才升的官。

不就不相伯仲,却是这么不公平,施琅怎么能不来气吗?

关宁军军眷落到了鞑子手里,鞑子为了控制关宁军,以归乡的名义,将军眷都往实际沦为鞑子领地的关宁,甚至往远离关内的广宁迁。

不过几十万人的迁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何况这刚被鞑子占了的关宁大地上,还有很多没有跟着吴三桂去山海关的。

一万五千大军走在这关外大地,没有急着去攻打许新生口中的、安置了大量没有来的及迁往广宁的军眷的宁远中左所堡。

一万五千大军在郑恩这个战略指挥官的指挥下,将目标都定在了一个个村庄、小镇。

一万五千大军,除了放出去的大量斥候,去打探那个村镇还有人居住,余等都在干着这“帮着”村镇留守关宁军民,迁移到龙港,再迁移到安全的海岛上的活。

还好觉华岛并不小,不然前面塞了几万人的时候就塞不下了。

不过这大部队跟着吴三桂等三位头头,去了山海关,现在又跟着鞑子回来,很多还在各卫所城堡之中,还没安排好回乡下。

宁远乡野的军民极少,郑恩又不让分兵。

此时,一万五千大军就是如此,浩浩荡荡的大军,却是猫着腰,像鬼子进村了一样,向面前号称斥候打探到的,人口最多的一个镇摸去。

当摸到小镇边上的时候,小镇就一览无遗了。

破败的围墙,从残垣断壁上还可以看出之前有多高,镇外还有一条小小的护城河,如果不是太残破,那就是实打实的城堡了。

只是这小弟占地面积是真的小,一览无遗的小镇,看起来更应该称之为村,整个就有些像福建两广的客家人土楼。

就这都算斥候口中人口最多的镇了,哪怕是最繁荣的时候,这镇的规模也就能容纳不超过一千人的样子吧!

一万五千大军集结起来,就为围攻这么一个小破楼?

施琅是不解的,很多来自南方郑家的军官,还有顺军老营出身的军官,是不懂的,也不能解的。

看着小城上的旗帜,郑恩没有去管不解的施琅等人,而是叫来了甘辉:

“战术指挥交给你,不过小镇是鞑子遣返关宁军民的一个据点,这鞑子在永平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之后,前面打生打死的事情就交给了新附的炮灰吴三桂。

吴三桂后面是八旗汉军及随军的余丁、包衣,八旗汉军后面是八旗朝鲜,八旗八旗朝鲜后面是外藩蒙古,外藩蒙古后面是八旗蒙古,八旗蒙古后面才是真鞑子八旗满洲。

听着就绕口,却是鞑子一贯的作风,除非迫不得已或者必胜,真鞑子是很少去第一线的。

与李自成交战就是迫不得已,为了必胜先是倾巢而出,之后等到李自成与吴三桂狗咬狗,咬的吴三桂快死的时候,多尔衮才领着鞑子大军加入战斗。

虽然多尔衮取胜了,但是也付出了不少的真鞑子死伤,真鞑子可就几十万人口,十万左右的青壮,死一个少一个,再出一个新鞑子需要十六年,还是那种战斗力下降了的三代四代。

他多尔衮死不起,死一个都心痛,这还是我们俘虏了他们三百多真鞑子,他们还不知道,不然多尔衮恐怕要急得跳脚了。”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面对交战,郑恩尽可能多的跟没有跟鞑子打过陆战的甘辉解释着:

“现在大战胜利了,拼消耗的小战交给了那一层层的炮灰,真鞑子也就退了下来。

特别是被李自成老营兵打的缺员的八旗满洲牛录,现在都退到了这后方,干怎么想都没有什么危险的,安置押解关宁军民的活。

这里是鞑子遣返关宁军民的一个点,里面不仅可能有着许新生的家人,及一千关民军民,还能确定的一点是,这里有斥候探听到的一个大残的满洲牛录。

能不能再次打破记录,斩杀一个满洲牛录的牛录章京,就看现在了。”

郑恩也太重视了些,一个满洲牛录而已,还是残了的,军中不是就有三百余满洲人俘虏吗?其中还多是八旗汉军的高官,及满洲兵中的精锐白甲兵、红甲兵。

甘辉很费解,郑恩看他费解,也很无奈:

“我们之前碰到的都是自断手脚去了海上的真鞑子,这次我们碰到的事陆上的。新八一中文网首发

他们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弓马纯熟,人人有甲,且最少都是一层铁甲,一层皮甲这双重甲胄……”

说了半天,郑恩看甘辉都是越听越费劲的样子,也就只能在内心叹息:

这南方人怎么就一点都不知道双重甲,弓马纯熟,配备上好战马,又从小磨砺厮杀,代表着什么呢?

不都喜欢看三国演义吗?三国演义不就有一个桥段,孙策南下是,以两三百


状态提示:186章 第一次海上伐清(四)(万更求首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